云龙,地处滇西澜沧江纵谷区,位于大理、保山、怒江三州市结合部,是滇西古县之一。境内有怒山山脉、云岭支脉几大山系,有澜沧江、怒江几大河流,形成山川交错、峡谷纵横的地貌形态。境内有白、彝、汉、阿昌、傈僳、回、苗、傣八个世居民族,其中白族人口占总人口的74%,是一个典型的白族聚居山区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富集,是国家级“大理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核心文化保护区域之一。
诺邓火腿制作技艺与云龙井盐的开发息息相关,云龙早在汉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就已开始设治建县,称“比苏”县,古白语意为“有盐的地方”。在唐樊绰《蛮书》中对诺邓就有了确切记载,至明清云龙盐业经济兴盛时期,诺邓火腿当时已誉满滇西。诺邓火腿泛指以诺邓村为代表,包括云龙县境内其它七个产有井盐地区白族群众运用传统工艺制作而成的火腿,其中以诺邓村生产的火腿最为出名,故名“诺邓火腿”。制作工艺十分讲究,一般选用生态放养的诺邓黑猪,采用特殊的诺邓井钾盐和诺邓小锅酒等特殊传统材料作为配方腌制,通过晾干除水、修割定形、排血、洒酒除菌、拍压上盐、腌制、上盐泥、发酵、风干等工艺程序,形成独特的风味。诺邓火腿制作技艺是千百年来云龙诺邓等盐井地区群众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劳动与智慧的结晶,是云龙盐井文化和白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展现了白族人民群众在生存谋略、生存技巧中的聪明才智和超凡的创造力,是一项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于2017年被公布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诺邓火腿制作技艺作为古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2012年诺邓火腿在央视“舌尖上的中国”栏目播出,从此走进了大众的视野。2016年在上海与西班牙伊比利亚火腿的PK被东方卫视跟踪报道之后,又为诺邓火腿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同年,诺邓火腿宏基因组研究项目被云南大学列入“云南大学服务云南行动计划”,在云龙设立了专家工作站,其研究成果“一株放线菌对诺邓火腿增香的影响”已由云南大学申请了国家专利注册,对诺邓火腿的生产提供强大的科技保障和支撑。
云龙县深入贯彻落实省州打造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三张牌”战略,将诺邓火腿产业作为县域特色产业来打造,进行了有效的探索和实践。诺邓火腿企业由原来的传统民间小作坊逐渐发展壮大,目前,相对规模的火腿加工企业有云龙县诺邓火腿食品厂、云龙县诺邓马金桥商贸有限责任公司、云龙县诺邓镇朝胜火腿厂、云龙县盐泉农家火腿有限公司、云南瑞通牧业有限公司5家。此外,还有小企业若干。目前火腿产品产量达26.5万多条、近2千余吨,2021年销售量达1702吨,实现销售收入超2亿元,其中企业化生产6百余吨。随着诺邓火腿产业发展,企业拓展市场的能力增强。在政府的引导下,企业经常参加大理州三月街民族节、南亚博览会、“云品入沪”、上海食博会等影响力较大的节会,有的企业与上海“云品中心”、上海光明食品集团等企业合作,产品远销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大中城市。
诺邓火腿企业积极助力乡村振兴,探索“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适度规模养殖户也在探索“养殖+屠宰+肉食品加工”销售等模式,有力促进了生猪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切实助力脱贫攻坚,促进群众脱贫致富。瑞通牧业有限公司在4个乡镇建立了8个诺邓黑猪养殖专业合作社,带动1637户农户,受益群众3260人;诺邓火腿食品厂与302户脱贫户建立了合作关系;诺邓金腿有限公司带动56户脱贫户就业;诺邓朝胜火腿厂与228户脱贫户建立了生猪养殖合作关系,带动农户发展生猪养殖产业,同时稳定改善火腿腿源质量,有效提高火腿质量,有利于诺邓火腿市场的开拓,促进群众增收致富。
杨伍松于2019年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现为云龙县诺邓火腿食品厂厂长、大理州工商联执委、云龙县工商联副会长、云龙县企业家协会会长,曾荣获全国先进个体工商户、云南省百名拔尖农村乡土人才、大理州农村乡土拔尖人才等多项荣誉称号。在他的带领下火腿厂由创建之初年销售额70多万元的小厂发展成了如今年销售额达1700万元的大厂。火腿产品参与“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并荣获参展农产品金奖、“第十一届泛亚国际农业博览会优质产品金奖”等数十项殊荣。
自己的火腿厂发展壮大后,杨伍松开始思考如何依托火腿厂带动周边群众脱贫致富的问题,并及时组建“云龙火腿开发协会”、成立非公经济党支部,形成“党支部+企业+协会+农户”的发展模式,在资金上扶持、技术上指导,使协会人员尽快发展、建档立卡户尽快脱贫。目前有26个微型企业和46个会员参加,与176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建立合作关系,通过技术投放、产品标准化、定期回购等方式,在诺邓镇、白石镇、检槽乡、长新乡建立了多家火腿腌制基地,带动数百户当地群众增收。除通过在各乡镇建立诺邓黑猪养殖基地、火腿腌制车间、收购火腿等方式带富周边群众外,杨伍松还充分发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作用,先后授徒上百名、培养了10余名县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其中一些人接受培训后也办起了自己的火腿厂,切实增加了家庭经济收入。“我在诺邓火腿厂学到火腿腌制技艺后,回家腌制了200多只火腿,预计能收入10多万元,切实增加了我们家的经济收入。”县级非遗传承人黄春银说。
谈到今后的发展计划,杨伍松说:“作为诺邓火腿腌制技艺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我将充分发挥诺邓火腿食品厂作为云龙县非遗扶贫工坊示范点以及新型农民培训基地的作用,把诺邓火腿的腌制技艺传授给更多愿意学的人,让更多人依靠诺邓火腿腌制技艺挣更多钱,为巩固拓展云龙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做出应有的贡献。”
最终确认时间:2024年8月1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