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洱源资讯 / 专题专栏 / 专题列表 / 扫黑除恶

我县扫黑除恶确保一方平安幸福

  • 洱源县人民政府
  • 发布时间:2020年04月24日
  • 来源:洱源通讯
  • 【字体: 大  中 
  • 【打印文本】

   一起起涉黑恶案件被依法查办、一个个黑恶分子被绳之以法,隐藏在其背后的“保护伞”被连根拔起……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我县主动“亮剑”,悄然架起了一张看不见、摸不着的天罗地网,开展一个接一个的整治行动,打响了一场全民参与的人民战争。截至目前,共受理登记各类问题线索123条,侦办涉恶团伙3个、涉案团伙成员71人;破获各类刑事案件19起。

  2018年,中央部署开展新一轮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以来,我县始终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来抓,科学谋划、精心组织、周蜜部署,先后召开了10次县委常委会、6次县人民政府党组(扩大)会和6次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工作,做到了专项斗争与全县中心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相继召开了11次推进会、2次工作联席会、3次案件协调会商会议,3次案件庭审工作协调会,并认真开展中央和省州督导组督导反馈问题的整改落实工作。

  黑由恶生,恶从乱起,整治乱象方能正本清源。深入开展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综合治理。制定下发了《洱源县扫黑除恶整治“黄赌毒”问题工作方案》、《关于加强涉黑涉恶专项斗争工作要点》等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行业领域监管部门的责任,确保行领域的管理、服务、监督、打击不缺位、不失位。县公安局两年来先后打掉多起赌博团伙,刑事打处58人;打处涉毒人员406人,办理毒品案件59起,共查破各类涉毒案件365起,缴获各类毒品71.99千克,抓获毒品违法犯罪嫌疑人389人;打掉长期盘踞在三营镇、右所镇非法采矿团伙2个。

  县文化和旅游局对辖区内15家KTV、10家网吧、2家表演团体、3个A级旅游景区进行不定期检查,共办结4起违法经营案件。

  县市场监管局对食品安全监管领域、文化娱乐行业等开展专项整治,对114所学校食堂开展春季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检查,检查商户120余户次。

  县金融办进一步加强对小额贷款公司的监督管理,对县城3家小额贷款公司采取现场检查,并对小额贷款公司客户群体特别是逾期客户进行抽查回访。

  县教育体育局建立完善校园内部安全管理制度,强化内部管理,积极做好“校园贷”、校园欺凌的宣传、防范工作。联合有关部门扎实开展校园及周边环境专项治理和交通秩序专项整治,科学制定复学计划和疫情防控措施,净化校园周边环境。

  ……通过一系列专项行动,滋生黑恶势力的各种乱象得到有效治理,人民群众纷纷拍手称快。

  为确保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纵深推进、打出成效,我县投入5.5万元完成了县级线索核查中心的建设,制定下发了《洱源县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线索核查中心建设方案》等,确保所有线索都在规定时限内“清仓见底”,先后召开了3次案件线索协调会议,1次重点案件线索交办会议,1次重点案件线索汇报会,1次“问题线索清零”分析研判推进。

  扫黑除恶,扫除的是黑恶势力,净化的是政治生态,赢得的是党心民心。我县立足全县治安态势,制定下发了《洱源县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工作规定》明确了机构设置、工作职责,制定了“宣传联动、线索摸排核查、法检公司联动、部门齐抓共管、组织纪检联动、举报奖励”六大机制,形成“破网打伞”工作合力。纪检监察机关各落实线索排查、移送、查处等工作机制,建立日常联络、互通底数、双向移送、“点对点”深挖等联络机制和提前介入、同步办案等协同办案机制,主动介入、主动开展“一案三查”,对每一起黑恶案件形成“一案一排查一报告”制度,深挖涉黑涉恶腐败问题线索。目前,县纪委监委共受理处置问题线索39件,提级办理13件,立案4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3人。

  切实加强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工作,共排查出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36个,已全面完成提升和转化工作。组织开展任职资格延伸联审,共清理村(社区)干部10名、村(居)民小组干部17名,并按照边清理边配齐的原则及时补齐缺额。同时,坚持刀刃向内,严防“灯下黑”,对纪检监察机关查处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案件不力的,予以责任追究;对泄露案情、以案谋私的,绝不护短,坚决从严查处。县纪委监委组成专项检查组,对全县各级各部门扫黑除恶工作情况开展专项纪律检查。各镇乡纪委和派驻纪检监察组扎实履行主体责任加大执纪监督问责力度,坚决打击违法违规行为。通过“下狠手”细查深督,更多“黑财”见光见底,“黑资金”断供断链,更多黑恶势力犯罪组织“倾家荡产”“一夜归零”。

  如今,接到群众举报,立即立案侦查,依法快速严惩……这已成为我县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的工作常态。无论是“村霸”还是“行霸”,以及“套路贷”、暴力传销及操纵经营“黄赌毒”等黑恶势力犯罪团伙,露头就打,除恶务尽……随着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深入推进,全县人民群众享受到了更多获得感、更强幸福感、更大安全感。

  (施新弟)   


责任编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