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尧(左四)正与群众唠家常,讲政策
作为一名来自基层农村的人大代表,凤羽镇白米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继尧始终牢记宗旨使命,认真履职,坚持把群众满意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常年奋斗在为民服务第一线,以实际行动诠释着人大代表的责任与担当。
抓队伍,让人民满意
本着“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目标,张继尧至力于将白米村干部队伍打造成真正为人民群众办实事的队伍。
抓阵地建设。按照“统一规范、功能齐全、整洁美观、方便实用”的原则,加强党支部“软硬件”建设。硬件方面,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加强支部活动室建设;软件方面,以活动为载体,打造群众方便来、经常来、愿意来的基层文化阵地,突出党建文化引领作用。
抓队伍建设。张继尧注重抓好班子队伍自身建设,坚决扛牢政治责任,带领班子加强理论学习,夯实理论基础,提升干部能力素质,增强党员干部善于运用理论来指导工作实践、解决实际问题、处理复杂矛盾和服务群众工作的能力。
抓机制建设。重点完善为民服务机制,实现服务程序化、制度化。党支部积极推行“小微权力一点通”,畅通群众诉求平台、常态入户收集民意,集思广益诊断难题,让群众有地方说事、有人理事、及时化解邻里纠纷,对收集的问题、建议和要求做好记录并及时处理解决,真正做到为民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
抓发展,让人民得利
作为人大代表,张继尧立足本地实际,依托资源禀赋,发掘优势,带领全体村干部和村民大力发展集体经济,落实惠民措施,充分调动起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增强乡村发展内生动力。
大力发展集体经济。积极争取村集体项目,投资581万元建成了凤羽镇白米村农产品分拣及保鲜储藏项目,即将投入运营。
加快文旅融合发展。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盘活闲置资源,曾被废弃多年的凤羽二中,如今摇身一变成了集民宿、餐饮、美术馆等于一体的“白米仓青年文创空间”,成为了研学、团建、聚餐之首选。为村民提供就业机会,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实现村集体经济年收入8万元。
为民解难题办实事。她时刻坚守为民初心,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真心解民忧、纾民困,与村民打成一片,用心用情服务群众。一方面,精心打造活动广场、活动室,为村民创造更加舒心、便捷的生活环境,丰富了群众文娱活动,满足了群众精神文化需求,解决了留守老人的生活难题。另一方面,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通过“主题党日”活动、党员志愿活动、上门为民服务活动以及送健康送文化送爱心等活动,定期走访慰问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为他们送去生活用品、爱心物资,提供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缴费服务,把党和政府的关怀、关爱及时送到困难群众身边。
抓风气,让人民便利
乡村要振兴,治理得跟上。张继尧充分认识到了乡村治理的重要性,坚决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在提升善治水平上下功夫、见实效。
加强宣传引导。充分利用宣传栏、黑板报及农村广播等多种宣传工具,加强全村群众的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营造安定祥和的节日氛围,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采取上门宣讲的方式,宣传洱海保护、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整治、耕地保护等知识,使村民综合素质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化解矛盾纠纷。遇到矛盾纠纷,她总是第一时间深入村民家中,耐心认真地了解产生问题的根本原因,认真的加以分析研究,逐条解决,给予群众一个满意的结果。
强化村民自治。发挥自治的基础性作用,健全村级议事协商制度,为本地广大群众参与议事提供平台,依规决策、照章办事,化解各种社会矛盾纠纷,保障村民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挥法治的根本性作用,广泛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发挥德治的支撑性作用,结合本村实际和乡风民俗,制定村规民约并严格遵守,深入宣传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典型事迹,形成崇法尚德的良好风气。
美化乡村环境。针对马甲村道路泥泞、村内易发生内涝等问题,张继尧多次到镇里相关职能部门反映,镇上积极与驻凤羽的帝亚吉欧集团洱源威士忌酒厂对接,争取到了企业支持,实施了马甲村硬化道路工程,使村容村貌为之焕然一新。
作为一名县人大代表,张继尧始终坚持履职为民,坚持聚焦“小切口”,服务“大民生”,坚持把实事做到群众心坎上,用高质量履职擦亮为民服务底色。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