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洱源资讯 / 洱源要闻

洱源:弹好西湖建设“四重奏” 谱写乡村振兴“新乐章”

  • 洱源县人民政府
  • 发布时间:2022年05月26日
  • 来源:大理日报
  • 【字体: 大  中 
  • 【打印文本】

通讯员 杨翱 杨维淑

自推进两个革命开展学做活动以来,洱源县切实转作风、提效能,以两湖一河乡村振兴示范园区项目建设为抓手,弹好优生态、提品质、兴农旅、塑乡风四重奏,建设美丽西湖,谱写乡村振兴新乐章

优生态,擦亮美丽西湖绿底色

洱源县紧扣水环境优化、河湖水质改善和人居环境提升目标,将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作为第一政治责任抓紧抓实,擦亮美丽西湖绿底色

共投入1.08亿元实施西湖国家重要湿地恢复工程,新建2187亩环湖生态湖滨带,西湖国家湿地公园保护范围增至949.78公顷;划定生态保育区527.22公顷,实施渔业增殖放流,开展水生植物专项整治,保护西湖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投入1.2亿元启动实施西湖水环境综合治理,新建西湖生态缓冲带78亩、沉砂净化塘30亩;投入3500万元实施西湖直补水项目,建成弥苴河清水直补西湖系统;强力治理跃进河、绿玉池等入湖河流水质,建成跃进河湿地266亩、跃进河生态隔离带265亩,在西湖面山、近山退耕还林976亩,有效保护源头生态环境。

持续巩固禁种成果,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使用和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完善城乡污水收集处理,新建西湖片区截污管网78公里、农户化粪池3667座;新建污水处理厂(站)9座,日处理污水5000立方米,实现城乡污水收集处置全覆盖。全面推广农村定时定点收集清运垃圾模式,农村垃圾收集、运输、处理网格化体系基本形成。

提品质,打造宜居宜业幸福地

围绕绿水青山和田园风光保护、基础设施完善和乡愁村韵打造,建设环境优美、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西湖,切实打造宜居宜业高品质幸福地

投资1.08亿元的东湖、西湖连接线一级公路实现通车,投资1.04亿元的西湖环湖生态廊道及张家路加快建设,三横三纵路网结构基本形成,通行愈加便捷畅通。不断加强西湖景区升A基础设施建设,新建西湖岛内拱桥3座、西湖环湖生态步道3.2千米、弥苴河生态旅游步道12千米。投入12.64亿元分期实施生态搬迁安置项目,按照特色旅游村理念实行统规联建,157户搬迁户已入住新居。

兴农旅,跑出产业振兴加速度

依托万亩绿色水稻基地建设、西湖5A级景区打造,实施总投资6亿元的两湖一河乡村振兴示范园区建设项目,促进农旅产业融合发展。

充分挖掘高原水乡的文化内涵,积极引导农民群众发展庭院经济,依托生态搬迁安置项目建成精品民宿148套,实现庭院式民宿全域发展。以党总支部+集体经济组织+公司的发展模式建设有机农庄50亩,积极搭建游客农事体验平台。开展农旅人才专项培训,大力培育电子商务、导游讲解、民族民间歌舞、宾馆酒店从业人员等领域的高质量人才队伍。引入大理罗琦花卉等知名多肉企业,打造西湖特色多肉全产业链园区,实现年销售额4000万元,带动200个劳动力就业。不断发展壮大油菜、烤烟、中药材等特色产业,推动绿色有机、休闲农业和林下经济协同发展。实施总投资7000万元的农村综合改革试点试验区项目建设,新建占地10亩的现代化育苗工厂和日产规模120吨的大米精加工厂各1个。

塑乡风,提升加快发展精气神

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采取走村入户拉家常、召开户长会、书记院坝(楼宇)协商会等方式,面对面协商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共召开户长会16次、书记院坝(楼宇)协商会3次,为群众办实事123件。深入实施干部规划家乡行动,聚力招才引智。深入开展文明家庭、文明乡村创建活动,修订完善村规民约,推动乡风文明入脑入心。加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责任编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