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云南省牛遗传资源调查专家组到洱源县调研邓川牛,对邓川牛进行系统的评估,为邓川牛品种资源的保护、开发、利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2021年,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全面启动,利用3年时间,摸清畜禽遗传资源的群体数量,科学评估其特征特性和生产性能的变化情况,发掘鉴定一批新资源,保护好珍贵稀有濒危资源,实现应收尽收、应保尽保。
云南省牛遗传资源调查专家组组长 云南农业大学教授 毛华明:这次是我们云南省牛遗传资源专家组带了一些学生,来对邓川牛进行系统的评价。这次我们承担的是全国第三次遗传资源普查的任务,主要就是对云南的所有的5个种、18个品种的牛进行系统的调查。
邓川牛因最早在云南邓川地区饲养而得名,属乳用型黄牛,1986年被列入《中国家畜家禽品种志》,是中国地方黄牛品种之一,也是中国唯一的奶用黄牛品种,具有适应性强、耐旱、耐粗饲、抗逆性强等优良特点,主要分布于洱源县等地。
云南省牛遗传资源调查专家组组长 云南农业大学教授 毛华明:随着生产水平的改善、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后,现在邓川牛的数量已经越来越少,现在整个存栏只有800多头,已经属于濒危品种,所以说,还是要引起各方面的重视,加大保护和开发的力度,希望各级政府、广大的专家来共同关注这个事情。
调查专家组深入洱源县邓川镇、右所镇等地,实地调研邓川牛的现状,并对邓川牛的基因、特征等方面做全面的研究和评估。
云南大学教授 陈善元:这次我们想通过血常规、血液生化指标等全面的分析,结合遗传分析的手段,从基因、基因组的层面,来解析邓川牛优秀在什么地方,挖掘出它优异的基因资源进一步加以利用,为今后邓川牛品种资源的保护、开发、利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大理州家畜繁育指导站站长 李华:我们现在从邓川的桂皮村和右所的焦石村,选用了12头公牛进行采精,我们计划完成5000剂,然后提供国家资源库,作为遗传物资,下一步,我们将会继续选种,看选择出来的冻精的杂交改良后代,进行后裔测定,和选优质的母牛作为我们卵母细胞采集的供体,进行生产胚胎。
据专家组介绍,通过系统的研究和评估,有利于推动对邓川牛品种的保护、开发和利用,有利于推动当地老百姓的增收,有利于推动乡村振兴发展。
牛遗传资源普查国家级指导专家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俞英:今年,我们要针对这个品种形成一个品种志,这样就可以把我们的优良品种资源的特性,通过志书的形式反映出来,当然,我们这个工作是一个长期系统的,之后在保护的基础上,是要把它真正的利用起来,这样我们群体规模达到一定程度之后,保护只是一方面,最终是要造福我们当地的老百姓,通过乡村振兴工作,使老百姓能够受到益处。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