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州洱源县凤羽镇因“凤殁于此,百鸟集吊,羽化而成”而得名,素有“文墨之乡”、“小大理”的美誉,是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的游历驻足之地,历史上是滇西“茶马古道”的重要驿站,以山川的秀美多娇、历史的源远流长、极富特色的民俗民风著称于世,2010年7月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凤羽镇国土面积209平方公里,平均海拔2200米,下辖凤翔、凤河、起凤、振兴、上寺、源胜、白米、江登、庄上9个村委会,45个自然村,121个村民小组,居住着白、汉、回等11个民族,总人口3.47万人,白族占总人口的98%,是大理州白族人口最为集中的城镇之一。凤羽镇江登佛堂村被命名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云南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艺术家第二居所”。近年来,凤羽镇以白族传统文化为基础,以建设“中国的乡村,世界的凤羽”为总揽,推动“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融合发展,弘扬历史文化,培育旅居业态,助力乡村振兴,找到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为旅居者提供逃离喧嚣、回归宁静、滋养身心的最佳乡村栖居。
用好“老房子”,保留乡愁记忆。盘活闲置资源,让老宅焕发生机,坚持改造与整治相结合、改造与保护相结合,在凤翔村、振兴村实施房屋货币化征收151户68院,对67户农户进行住房拆除重建,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稳步推进。完成棚户区改造古巷道修复3.1公里,投资1000万元实施凤翔村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建设项目,保护修缮凤翔村白族古民居传统院落和古街道,精心打造生态旅游古镇。白石山房是“古宅”变“民宿”的一个典型,不仅融入当地的自然风貌、民俗风情、文化历史和人文情怀,集野趣味、乡土味、人情味于一体,还带动周边产业的发展,农产品、手工艺品等深受游客青睐,能让游客在这里享受惬意的吃住行游休闲度假服务。截至目前,全镇有凤羽宾馆、吾乡居、听风小院、张记等23家宾馆民宿,每年吸引旅居游客6700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68万元,旅居已成为乡村振兴和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实施大涧白族古村落保护计划,在尊重历史文化特质、保护人文价值的前提下,以嵌入、渐入、融入的方式在古建筑废墟基础上营造复合型美学体验地——“星空间”。建设乡愁公园、湿地雕塑公园、佛堂古梨园、乡土艺术交流展示中心,恢复栽秧会、开秧门、迎本主等白族传统节庆活动,传承民风民俗,保留乡愁记忆。
请好“代言人”,发挥名人效应。吸引国内外有影响力的《新周刊》创办人封新城、上海第一财经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黎瑞刚、音乐人李健、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画家叶永青、导演张杨、舞蹈家杨丽萍等知名人士长期或不定期入驻凤羽、采风创作、创业旅居,让名人免费代言,共建艺术乡村。强化乡村人才培养,吸纳哈佛大学博士后、加州大学人类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骊等57人进入凤羽人才库。成功举办凯迪拉克汽车试乘试驾活动和物产赞美会,利用国内外知名媒体的宣传报道,出版期刊《微隐隐于凤羽》,拍摄专题片《中国村落》、《大地家宴》,增强媒体传播力,形成扩散引流效应。
选好“带头人”,培育龙头企业。结合佛堂村独特资源优势,让文化融入农业,发展农业企业、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回引本土人才、银行高管陈代章辞职返乡创业,成立千宿文旅有限公司,邀请知名白族建筑师八旬建造别具一格的“退步堂”“天马草堂”乡村Villa,现已成为白族元素与都市风尚相融合的乡间“安缦”,每年吸引游客5万多人前来打卡。投资2000万元的野奢帐篷酒店正在建设,建成后将进一步丰富游客旅居体验。利用地方天然、纯净食材,推出定制化“凤羽宴”,营造独特味觉体验与视觉享受。创建“凤水清源”水稻、“绿油油”菜籽油、“点苍山”青刺果茶、青刺果油、慢城农庄高原野生蜂蜜、鸡枞油、凤羽白米、鱼子酱等系列品牌,打造了一批具有佛堂村特色的“空中稻田剧场”文化、“退步堂”文化。推出的“我在凤羽一亩田”认购活动正如火如荼,目前已认购200多亩。通过农文旅融合,形成了具有佛堂村特色的现代“名人文化”,不仅推动了佛堂村乡村文化振兴,也带动了各地游客向往凤羽、走进凤羽。此外,因凤羽独特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文化气息等与欧洲小镇有较高相似度,全球最大的威士忌酒生产企业帝亚吉欧落户凤羽,帝亚吉欧全球拥有2400万会员,将为凤羽打造旅居艺术乡村提供精英客群和产业支撑。
搭好“主舞台”,繁荣乡村文化。做好乡村振兴服务保障,让文化融入生活、融入艺术,吸纳一大批国内外文创、手作人才长期入驻凤羽,由农民艺术家创作“白驹过隙”“三个苹果”等大地艺术装置,依托山景,构筑“空中稻田剧场”下沉式建筑,举办音乐节、艺术节等,引来大批游客到凤羽打卡旅居。通过创意与艺术的植入,将闲置的乡村校园改造为集合咖啡馆、美食品鉴、精品民宿、美育游学营地等为一体的“白米仓青年文创空间”,吸引了众多文艺青年慕名而来。将农业的生产性与审美性、景观性、艺术性有机融合,打造稻田画、油菜花海等凤羽大地艺术景观,设立美术馆、展览馆、曾曾书屋,目前已有多名艺术家常驻凤羽开展艺术创作。创设以凤羽为起点,云南为基地,中国为辐射面的“乡创中国”平台,打造融时间与空间、自然与科技、乡村与城市、线上与线下于一体的融媒体新平台,演绎出“小而美、深而精、远而净、原而创、乡而洋”的田园文旅新模式,开发凤羽砚、甲马等非遗产品,用艺术与文创的力量激活凤羽古镇的生命力。积极与上海交通大学、天津大学、海南大学、云南大学、云南农业大学等高校开展双向交流,组织师生到凤羽开展现场教学、调研、写生及摄影活动,“软乡村、酷农业、融艺术、慢生活”的乡村旅居新业态在凤羽成功实践并发展壮大。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