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走进洱源 / 概况 / 行政区划

行政区划

  • 洱源县人民政府
  • 发布时间:2024年06月22日
  • 来源:洱源县志
  • 【字体: 大  中 
  • 【打印文本】

    

1949913日洱源县境解放,以民国末期的乡镇为基础改设为区,洱源县设10个区,邓川县设5个区。1950年并小区为大区,区下设行政村。1952年开展民主建政,县以下仍设区,各区以原行政村为基础建立乡人民政府,以序数称谓。1954年部分乡调整,一些乡改为镇,乡镇改用地名或新命名称谓,洱源县设4区、293镇。是年3月原属宾川县的双廊、长育、火山3乡划归邓川县,邓川县设3个区,其中一、二区设291镇,三区即姜寅地区所设乡镇数不详。1956年,乡镇改建为高级农业合作社。11月,撤销区建制,改设大乡镇,乡镇管理高级社,洱源县设811特区,邓川县设131镇(含姜寅地区5乡)。     
1958
1月,原鹤庆县的牛街地区10个乡(含南大坪彝族乡)划归洱源县。10月,建立人民公社,公社下设管理区,剑川(大)县在原洱源县境内建立红星、卫星、火箭、幸福、光辉等5个大公社,下辖38个管理区;在邓川县境内建立东风、红旗(姜寅地区)两个大公社,下辖39个管理区。19594月,红旗公社划入鹤庆县。9月,幸福、光辉两个公社合并称牛街公社,其余4个公社也分别以原地名西山、凤羽、茈碧和邓川作称谓。196110月,撤销剑川(大)县,原洱源、邓川两县合并称洱源县。11月,剑川县的乔后公社(下辖12个管理区)划归洱源县,洱源县将6个大公社77个管理区改设为30个公社、156个生产大队。19624月将30个公社合并为18个。是年12月恢复区建制,全县设江尾、右所、三营、牛街、茈碧、凤羽、西山、乔后等8个区,下设94个小公社。1970年撤区,全县设双廊、江尾、右所、三营、牛街、茈碧、城关、凤羽、炼铁、西山、乔后等11个公社,原小公社改为生产大队,至1980年底调整为127个大队。

    1984
4月,公社改区,大队改乡镇,全县设11个区,下辖11个镇和101个乡。198512月,将右所区的旧州乡、新州镇、腾龙乡,以及江尾区的中和乡划出,成立邓川镇(区级镇)。19886月,区改乡镇,小乡镇改为村公所、办事处,全县设12个乡镇、87个村公所和22个办事处。1993年,牛街乡红星村民迁至勋庄等地,三营乡增设新龙村公所。2000年,村公所、办事处改建为村民委员会,三营、右所、江尾、双廊、凤羽等5个乡撤乡设镇,全县设84乡,下辖110个村委会。20029月,玉湖镇的玉湖、九台两个村委会改称为社区居民委员会。200411日,双廊、江尾两镇划入大理市,洱源县设64乡,下辖88个村委会、2个社区居委会。200512月,撤销茈碧乡,原茈碧乡所辖7个村委会及三营镇的永联村委会并入玉湖镇,玉湖镇更名为茈碧湖镇。
    2017
年后洱源县设63乡,下辖88个行政村、2个社区,共有871个自然村,1243个村民小组。其中:茈碧湖镇13个行政村、2个社区,90个自然村,223个村民小组;邓川镇4个村委会,25个自然村,56个村民小组;右所镇14个行政村,108个自然村,163个村民小组;三营镇10个行政村,92个自然村,157个村民小组;牛街乡11个行政村,65个自然村,133个村民小组;凤羽镇9个行政村,44个自然村,121个村民小组;炼铁乡11个行政村,126个自然村,136个村民小组;乔后镇11个行政村,117个自然村,123个村民小组;西山乡5个行政村,204个自然村,131个村民小组。





责任编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