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走进洱源 / 社会 / 文化事业

我县群众文化活动蓬勃发展

  • 洱源县人民政府
  • 发布时间:2020年09月25日
  • 来源:洱源通讯
  • 【字体: 大  中 
  • 【打印文本】

  近年来,我县文艺演出队如雨后春笋,方兴未艾,近千支文艺演出队活跃在田间地头、乡村舞台,他们来自群众,面向群众,为群众说新事、唱新风、演新戏……文明新风传万家,有效满足了广大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推动脱贫攻坚、洱海保护、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

  结合文明县城创建,我县不断加大对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投入,构建民生“大舞台”,做大文化事业、做强文化产业、做优文化产品、做活文化市场、做亮文化品牌,呈现出百花齐放、姹紫嫣红、群众文化活动蓬勃开展的良好局面。实施“小广场·大喇叭”工程建设。投资1500多万元,建成了90块小广场,安装了403套户外广播设备和10块LED电子显示屏。建成了90个村级“农家书屋”,搭起了文明进步的阶梯,拓宽了农民致富的门路,农家书屋渐渐成为农民致富的加油站,将丰富多彩的文化内容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各个角落,送到渴求文化的群众身边。投资5000多万元,建成了海之源民族文化广场和县农村文化活动中心。全县共建成不同类型规模不等的广场、球场180多块,有效地促进了全县农村文体活动的开展。目前,全县有各类文化体育协会20多个,业余文艺队1000多支,形成了“城乡一体、点面结合、良性互动”的格局,全县文化事业呈现出大发展、大繁荣的良好局面。

  为扶持好民间大众文化队伍的发展和建设,使其由自发的民间文艺表演成为有组织的文艺演出队,由县文化馆专门负责收集、整理群众急需的曲谱及文艺演唱材料,送到各文艺演出队手中,切实提升节目质量和水平。每年由县文化馆举办全县文艺骨干培训班,不定期对文艺表演队进行专业指导和培训,为全县各类文化活动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组织开展“送戏下乡”惠民演出活动,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校园、进军营惠民演出。期间,让文化馆创办的团队参与演出,创作和排练一批健康向上、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文艺作品,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以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表演形式,努力打造“开心广场,百姓舞台”,把广场打造成弘扬先进文化的“传播台”,使广场文化活动成为了提升群众素质的重要载体;积极探索“文化馆搭台,老百姓唱戏”的模式,鼓励群众“争当主角”, 让文艺表演队广泛开展文化活动,营造了幸福、欢乐、祥和的气氛。2013年至今,扶持的馆办团队“斯甘俏”艺术团、洱海源老年合唱团、洱源县城古乐队、“嗨飞香”文艺队、“海思果秋”声乐队和“尚喜凰文艺队”、“喏走嗨”唢呐艺术团,他们都具有较高水准和文艺表演才能,成长为标准的群众艺术团队,曾多次参与到惠民演出、迎新春等重大文艺演出,让更多的老百姓感受到高雅艺术的魅力。

  如今走进洱源,不时看到一个个散发着泥土清香的节目,带着洱海源头沃野丰谷的扑鼻的温馨春风,吹拂着“乳牛之乡”、“高原水乡”、“唢呐之乡”的炎炎夏日热气,高潮迭起、精彩纷呈的歌舞深深吸引着观众的眼球,置身到歌海、舞海之中。使人仿佛走进了淳朴、美丽的乡间农舍、热火朝天劳动场景画卷,品吸着浓浓的乡情,聆听着款款的乡音,切身感受着生机勃勃、富饶优美的乡土绿意,咀嚼洱海源头大地千百年来世代传承不绝的乡音乡情,欢声笑语,如痴如醉,回味悠长。      (施新弟)


责任编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