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走进洱源 / 社会 / 城镇建设

市政建设

  • 洱源县人民政府
  • 发布时间:2020年05月08日
  • 来源:洱源县
  • 【字体: 大  中 
  • 【打印文本】

2016年底,全县城镇化率为36.86%,城镇规划区面积50.38平方千米,其中县城规划区面积为9.42平方千米;城镇建成区面积13.45平方千米,县城建成区面积5.18平方千米。县城道路总体上规划形成“四横三纵”的主干路交通路网(四横:温泉二路、腾飞路、纬三路、纬五路,三纵:文碧路、滨河大道、经七路),道路总长67千米。县城市政道路达31公里多,主次干道20多条。人均公园绿地13.24平方米、绿地率33.43%、绿化覆盖率38.02%。建成县城污水处理厂等垃圾污水处理设施,雨污管网达72.6公里,累计处理污水1224万吨,出水水质达到一级B标准;实施了县城生活垃圾处理工程平均日处理垃圾41.8吨。累计投入4.58亿元,新建保障性住房19.05万平方米、3810套。

县城有7个公园:海之源民族文化广场(占地2.26万平方米)、玉湖公园(占地1.92万平方米)、宁山公园、大佛村梨园湿地公园(占地9.59万平方米,有1680棵梨树)、观音山生态修复公园、县城带状公园(占地6.44万平方米)、海尾河公园(占地8.22万平方米)。

全县设有9镇乡文广服务中心和1个县文化馆、图书馆、文管所、非遗中心、“海之源”民族文化广场和洱源县农村文化活动中心。有文体活动组织民间文化工作者协会,“斯甘俏”艺术团、松鹤唢呐古乐队、老年合唱团、郑家庄阳光文艺队4个团体会员单位;有80多名有文艺专长的个人会员;文化体育协会20多个;农村业余文艺队1000多支。文化遗产有凤羽镇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和牛街村省级历史文化名村;省级白族传统农耕生态文化保护区凤羽;国家文化部命名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唢呐)之乡”。德源城白洁圣妃庙、九气台真武阁、马家祠堂、县城文庙大成殿、牛街上站摩崖碑群、邓川文庙,旧州三塔、德源桥、凤羽文庙等已列入省州县文保单位。全县命名的文保单位有23项(省保单位5项,州保单位7项,县保单位11项);有16名省州级的非物质文化艺术传承人。县文管所历年来收藏的文物有849件,重点保护的158件。县级机关有灯光球场16块,乡镇灯光球场有13块,村级篮球场有140块,文体活动广场有28块,多功能小广场有90个。

县行政办公区于20063月开工建设,占地面积46.8亩,建筑面积14488.32平方米,20087月底全面完工,现有22个县级部门(含内设机构)在内办公。

2017年,县城建设持续加快。多规合一有序推进,县城控制性详规完成编制。文碧路南段、纬二路建成通车,提升改造九台路、文康路等4条道路,纬五路西段、温泉六路开工建设,金颐香榭、凤凰城房地产开发项目加快推进,1164户城镇棚户区改造有序实施。县第二自来水厂快速推进、温泉游泳馆启动建设、停车场前期工作进展顺利,新建改造市政管网5公里。县城环卫及绿化管护实现市场化运营,新增绿地35.63公顷,绿化率达35.41%,被评为第八批省级园林县城。讲文明、树新风等活动扎实开展,省级文明县城通过复检。


责任编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