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走进洱源 / 文化旅游 / 地方文艺

白族唢呐

  • 洱源县人民政府
  • 发布时间:2017年06月09日
  • 来源:
  • 【字体: 大  中 
  • 【打印文本】

唢呐是白族人民十分珍爱的民间吹奏乐器,广泛应用于白族地区的生产劳动、婚丧喜庆、戏剧舞台、民俗节庆和宗教礼仪等各种场合。享有白族唢呐艺术之乡美誉的洱源县,世代传承的唢呐手广泛分布于各乡镇,其乐曲丰富、应用广泛、形式多样、技艺高超,形成了相当数量的唢呐专业户以至专业村洱源唢呐乐2017年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洱源白族唢呐乐的产生无文字记载,但从白族民间传说故事《哑子哭娘》中可以折射出白族唢呐产生的痕迹,并且从白族戏剧吹吹腔的历史来看,吹吹腔 于明初洪武年间开始形成,它的出现距今约有500年历史(杨明《滇戏杂谈》)。作为其主要伴奏乐器的唢呐,应该于这个时期之前就已流传。洱源白族唢呐与汉族唢呐大不相同:其木管的背面无音孔,正面只有七孔,采用借音吹奏法;换气方式采取左右腮帮交替进行,吹奏者可以边走边吹,走四十里而乐曲不断;簧片短而较硬,低音浑厚、稳健,高音高亢、明亮,音域宽广,喜用跳进音程,具有粗犷、豪放的独特风格。

洱源白族唢呐乐的传统曲目极为丰富,全县境内至今搜集到的曲牌有100多个。不仅严格区分了表达喜庆、祭祀、欢乐、哀伤等各种情绪的曲牌,并且在不同场合的伴奏中每个程序都沿用专门的曲目,例如:在喜事曲牌中,迎新娘、拜天地、敬酒、迎宾、上菜、开席等均有不同的曲目,不得混用。白族唢呐乐不仅用于婚嫁、丧葬、庙会、节庆等场合,也广泛用于戏剧和民歌的伴奏,以及生产劳动中,如:栽秧会时整个栽插活动都在唢呐乐伴奏下进行。如今流传于洱源境内的唢呐曲牌既有专用曲牌,也有通用曲牌,《耍龙调》、《龙摆尾》、《霸王鞭调》、《耍鹤调》、《大摆队伍》、《将军令》、《游船曲》等多用于春节、海灯会、绕三灵、田家乐、迎送本主等大型传统节庆中,以其明快的旋律和高亢的音调,渲染了欢腾炽热的节日气氛;《栽秧调》、《过山箐》、《大摆队伍》、《耍龙调》等曲牌则用于栽插劳动场面,大起大落的调子和强有力的旋律伴随着劳动节奏,形成你追我赶的栽秧竞赛场面;《闹山红》、《开打曲》、《过场曲》、《高腔》、《一字腔》等曲牌则用于白族吹吹腔舞台戏;《迎亲调》、《送客调》、《小开门》、《一杯酒》、《美女梳妆》、《拜堂》等曲牌用于结婚时配合迎客、送客、接新娘、敬酒、拜堂等婚礼活动;而《送丧调》、《离别歌》、《跌落泉》、《悲泪涟》、《大哭》等曲牌则是丧葬礼仪时的专用曲牌,那低沉悲伤的旋律深切寄托着亲人对逝者的哀思。

由于唢呐乐在白族人民的传统节庆和民俗活动中发挥了较大的作用,从而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职业或半职业艺术造诣较深的唢呐艺人。从民国时期至今,洱源县陆续涌现出了毛凤银、毛玉宝、李学昌、毕也发、李照明、罗凤银、张亮山等唢呐演奏大师,将白族的这门优秀传统音乐形式传遍祖国,响彻世界。为了保护传承好这一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洱源县不断加大保护宣传力度,对唢呐乐展开深入的田野调查,健全了该项目及相关代表性传承人数据库,每年定期举办传承人唢呐技艺培训班。目前已建成洱源县白族文化(唢呐)传习所松鹤唢呐表演场两个技艺传习基地,并积极推进白族唢呐乐进校园、进课堂、进乡土教材的三进传承工作,多措并举保护传承,令这项传统民族民间艺术在新的时代绽放出动人光芒。

 

责任编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