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走进洱源 / 文化旅游 / 民族风情

洱源的民间乐器

  • 洱源县人民政府
  • 发布时间:2018年02月05日
  • 来源:
  • 【字体: 大  中 
  • 【打印文本】

 洱源是一个以白族为主体,汉、彝、回、傈僳、纳西、傣、藏等多民族聚居县。各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共同创造的绚丽璀璨的民族音乐文化,是一份极其丰富的宝贵遗产。本文仅就境内现存并流行的民间乐器作如下简介。

(一)白族唢呐:白族唢呐是白族最具代表性并深受白族人民喜爱的民间乐器,它伴随着白族异彩纷呈的民风习俗世代传承至今,广泛流行于邓川、右所、江尾、双廊、茈碧、凤羽、炼铁等乡镇,流行地域之广,民间艺人众多,传统曲目丰富,使用场合广泛。

白族唢呐属双簧锥行管吹管乐器,形制和构造与汉族唢呐大致相同,也是由杆子、碗口(喇叭口)、芯子(俗称过气)、气盘、哨子等部分构成。杆子是唢呐的主要部分,一支唢呐的优劣取决于杆子制作的好坏。杆子、哨子一般由唢呐艺人自己制作,再请民间铁匠用铜铝合金打制与杆子配套的碗口、芯子、气盘。

白族唢呐属鼓吹乐类,吹奏时以小堂鼓、马锣、钹、小锣等打击乐器伴奏,在传统的演奏中不与其他丝竹乐器配合,因此白族唢呐没有准确的固定音高,音的高低受哨子的大小软硬、吹奏气息的缓急、口风控制的松紧来控制,一指多音和一音多变的特点较为突出。

白族唢呐广泛应用于民间各种民俗活动之中,婚丧喜庆、社火集会、节日庆典和宗教活动等场合都吹唢呐,在白族古老的吹吹腔剧中则是主要的伴奏乐器。按使用的场合不同,白族唢呐调门可分为喜调和悲调两大类。在各种喜庆场合吹奏的调门为喜调,也叫红事调,如接新娘吹的《迎亲调》,竖柱上梁时吹的《龙上天》,拜喜堂时吹的《一杯酒》,设坛祭祀时吹的《将军令》等即属喜调类调门。在办丧事场合吹奏的调门则为悲调,也叫白事调,如送丧日在鸡鸣时吹的《哑子哭娘》,哭灵时吹的《大哭》、《小哭》,出殡时吹的《大出丧》、《离别歌》等就属悲调调门。红事调的应用场合比较广泛且灵活,白事调的使用则较为固定,专曲专用。在喜庆场合禁忌吹奏白事调。

在旧社会,民间唢呐艺人被视为三教九流之下的吹鼓手而受人歧视,因此学艺的人大多在山区或半山区,坝区学艺的人大都是残疾人。解放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艺术的抢救和保护,民间艺人受到尊重,且通过各种红白喜事吹打可获得较为丰厚的经济报酬,民间唢呐艺人日益增加。据不完全统计,境内唢呐艺人近年已近300多人(不包括西山唢呐艺人)。1996年洱源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白族唢呐)”。

(二)白族三弦:白族三弦俗称“弦子”,又因大多数白族三弦的琴头为雕凿精致的龙头而又称作龙头三弦,是白族人民最喜爱的民间弹弦乐器,流行于白族、彝族聚居的地区,尤以凤羽、茈碧、牛街、乔后等地较为普遍。

白族三弦的形制与汉族三弦大致相同,只是琴体短小些,也是由共鸣箱、琴杆、琴头、弦轴、琴码等部分构成。共鸣箱大多为六角形,也有为圆形的。白族三弦一般都是民间制作,因此无固定的大小规格,制作材料也不尽相同。白族三弦的三根弦由内向外分别称作老弦、中弦和子弦,定弦采用四五度定弦法,即老弦与中弦为纯四度,中弦与子弦为纯五度。演奏方法为右手弹弦,左手按弦,用牛角或硬质木做成锥行套子套在右手食指尖上弹奏。弹弦基本技法有“弹”、“拨”、“滚”等,按弦只用食指和中指,无名指辅之。弹奏时左手抚弦同指换音的滑奏便成为左手技法的显著特征,音乐进行中各种滑音效果形成了白族三弦音乐活泼风趣的风格特征。

以流行地域和应用场合的不同,白族三弦可分为“调子三弦”和“大本曲三弦”两类。茈碧、牛街、乔后、凤羽等乡镇以及右所镇的腊坪、起胜村,男女老少都爱唱爱听白族调,这些地区的白族三弦可归为调子三弦类。调子三弦大多用于唱白族调时作伴奏,也自娱性地弹奏一些民歌小调。邓川、江尾地区的白族三弦则又多用于白族大本曲的伴奏。白族三弦纯器乐化的调门并不多见。

(三)树叶:树叶是一种随处可取极简易的膜鸣吹奏乐器,深受各族人民喜爱,多采用万年青、冬青树、白蜡树等光润平滑、厚薄柔韧适度的叶子吹奏。

吹树叶是通过气息振动叶片发音,音的高低变化靠气息的强弱和上下嘴唇的松紧来控制。其音域一般在二个八度以内。吹奏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单手持叶,左手或右手的食指、中指叉开托住树叶背面,将树叶正面上半沿紧贴下唇吹气振动叶片;另一种是双手持叶,双手食指、拇指分别捏住树叶两端,使树叶上半沿紧贴下唇吹气振动叶片。树叶发音清脆响亮,悠扬婉转,多数是在野外自娱性吹奏,大都吹奏山歌小调,一般禁忌在家中吹奏。

(四)口弦:境内流行的口弦有竹制口弦和铜制口弦两种。竹制口弦近年来除了山区少数中年妇女还弹奏外,在坝区已不多见。铜制口弦则广泛流行于从宁蒗、中甸、兰坪等地迁居入境的彝族诺苏人聚居的村寨,彝语称口弦叫“吐丝豁户”。

竹制口弦多采用京竹、紫竹制作,在长约100毫米、宽约10毫米、厚3毫米的竹片一端中间刻出长约 50毫米左右的薄簧舌便可弹奏。口弦属簧振乐器,弹奏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用指弹,另一种是用线策动弹。用指头弹奏时左手拇指、食指捏住口弦根部,其余三指呈半握拳状,将口弦横放唇边,用右手拇指或食指拨弹口弦顶端,使簧舌振动发音,配合口腔的开合和气息的吸、哈来析取各种泛音。线策弹奏时,口弦顶端系一根细麻线,用右手拇指和食指策线,使簧舌振动发音。

彝族铜制口弦状若柳叶形,长约60毫米左右,厚约0.3毫米,簧片最宽处有23毫米的回折包边而形成半截簧槽,簧片中间刻有三角形的簧舌,舌根连在簧片顶端(即拨弹一端),簧片窄、短则发音高、反之则发音低。铜制口弦常见的有两片、三片或四片簧组合而成的双簧口弦、三簧口弦或四簧口弦,单簧口弦较少使用。双簧口弦基音发“dore”,三簧口弦基音发“ladore”和发“relare”两种,四簧口弦基音发“soladore”。弹奏时还可依乐曲的需要而对簧片进行多种排列组合。弹奏一般是左手持口弦,右手拨弹(也有少数为反撇弹奏的),两手呈半握拳状,左手大拇指和食指捏住口弦根部,将口弦横置于口腔前,用右手大拇指尖由内向外拨弹,技巧娴熟的能手还可以用食指、中指交替拨弹,以改变口腔大小和气息的吸、哈析取各种泛音。

不论是竹制口弦还是铜制口弦,由于口弦的簧舌小而薄,因此口弦的基音强而泛音弱,泛音未经口腔共鸣几乎不能听到,泛音必须近耳聆听,当人们在听口弦时,往往将基音误作主旋律而不知真正娓娓动听的泛音旋律。

口弦一般属自娱性乐器,由于制作简易,小巧玲珑,流行地区的妇女常常随身佩带,兴致来时便信手弹奏。

(五)傈僳弦子:傈僳弦子傈僳语叫“期布厄”,因其形状像琵琶并装系四根琴弦也被称作傈僳琵琶,是一件深受傈僳人喜爱的民间弹弦乐器,流行于乔后镇内的仙桃坪、江溪、石曲、登岗坪等傈僳族聚居的村社。

傈僳弦子由共鸣箱、琴杆、琴头、琴码、琴弦等部分构成,除了琴头和共鸣箱面板是单独镶嵌外,整个琴体是由一整块木头(大多为香樟木或桃木)雕凿而成,都是民间制作,因此形制和大小规格都各有不同,常见的形状近似汉族的中阮。

傈僳弦子的四根琴弦由外至内分别为一、二、三、四弦,四根弦粗细一样,定弦方法与其他民族弹弦乐器有较大的不同,大多弹弦乐器都以四五度定弦,而境内傈僳弦子却以“大二、小三、大三、纯四、小六、大六”等音高关系作各种不同的组合而产生了多种定弦法,常见的有:“6163”、“6136”、“6125”、“2562”、“6231”、“6136”、“6123”等。

弹奏傈僳弦子,左手食指、中指按弦,无名指辅之,右手弹弦用大拇指、食指的指尖。弹奏技法常见的有勾、弹、抹、摭、伏等。弹奏时用背琴带横挎于右肩琴身横置于胸前。傈僳弦子主要用于傈僳打歌的伴奏,每逢节日喜庆场合,人们聚集在一起打歌欢乐,打歌的人群围成圆圈,夜间还在圆圈中央烧一堆大火,弹弦子的男子少则一人,多可三五人,居圆圈中央,既是伴奏者,又是领舞者,大家随着乐曲的变换和领舞动作的变化而变换舞步,还频频饮酒助兴,气氛热烈活跃。傈僳弦子乐曲的曲名都是以舞蹈步法作称谓,如《踢托瓜》(即一步舞)、《沙托瓜日吗》(即三步舞)、《捏麦尼瓜、沙托踢托》(即是三加一步舞)等等。因此,所有傈僳弦子的曲调都是舞蹈性的,当弦子用于民歌小调伴奏时,则是以一种节奏音型的手法为自由式的旋律作陪衬。在打歌的时候,弦子还常与“居哩”(即笛子)、葫芦笙等乐器配合。

(六)傈僳笛子:傈僳笛子,傈僳语叫“居哩”,是傈僳族民间一种吹管乐器,形制与汉族塞萧相同。傈僳笛子取材方便,制作简单。取长约250毫米、外径约15毫米的京竹或紫竹,在竹管正面离下端(即较细一端)25毫米处顺次往上凿开6个音孔,孔距无严格规定,一般约为9毫米,在笛管背面离上端(即较粗一端)约20毫米处开凿长约20毫米、宽8毫米的长方形后出音孔,后出音孔的下端不凿通管壁而呈一个斜面,在笛管上端塞入长约15毫米的木质圆柱与笛管内膛严合,圆柱塞下端齐后出音孔上沿,上端留有5毫米左右的内膛空隙吹孔,在靠背音孔上部开通宽约1.5毫米的扇柱形气孔。

傈僳笛子属自娱性的简易乐器,因此无准确的固定音高,音域一般只在一个八度之内,吹奏时将笛管上端约10毫米长部分含入嘴中直吹,两手按孔指法与汉族笛子相同。傈僳笛子大都吹奏民歌小调,在打歌场上与傈僳弦子配合吹奏。傈僳人外出放牧劳作时,都习惯佩带砍刀,兴致来时,信手取材,现制现吹。

责任编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