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走进洱源 / 镇乡风采 / 乔后镇

让杨家大院“延年益寿”

  • 洱源县人民政府
  • 发布时间:2024年01月19日
  • 来源:云报客户端
  • 【字体: 大  中 
  • 【打印文本】

新年伊始,位于洱源县乔后镇的杨家大院里已经紧锣密鼓地开始了新一轮的修缮工作。

在院子里,有着近三十年从业经验的木雕师傅张忠胜正在用刻刀雕刻子行挂上的香草纹,雕刻完成一个这样长4米的子行挂,需要四五天的时间。张师傅介绍说,“像这种仿古建筑,只能采取手工雕刻的方式原样复刻,手工雕刻虽然烦琐,但是线条更加圆润流畅,纹图也更灵动。”

“修旧如旧,延年益寿”是保护和修复古建筑的一个宗旨和出发点。古建筑是我国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积淀,代表着当时社会生产、生活、风俗及当时的社会发展水平。每一座古代建筑都会留下历史的印痕,让人们能直接读取它的历史年轮,而保护古建筑就是要保护它所遗存的全部历史信息,使其“延年益寿”。

杨家大院修缮项目现场施工负责人尹德昌正在施工现场忙碌着,多年来专门承接古建筑修复的他告诉记者,“像这种古建筑的整体修缮,比较困难的就是承重柱子的更换,杨家大院差不多30%的柱子都换了。它需要先将一楼二楼的所有门板、地板都拆下来,然后换上柱子,再将能用的和新的装上去。这个过程要做好支撑,不能让房子倒了。”

杨家大院,又称杨蔚元旧居,也称“六合(鹿鹤)同春院”,意为长寿富贵。该建筑占地面积为1802.4平方米,始建于民国年间(公元1923年)。杨家大院坐东朝西,为一进三院,土木结构,青瓦屋顶。整个建筑内设6个天井,除主房外,其它房屋楼上和地下均可连通,形成白族典型的“走马转阁楼”建筑风格。

乔后杨家大院不仅是洱源县唯一保存较好的白族传统经典建筑遗产,也是滇桂黔边区纵队地下武装革命人士的旧居,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科学价值。历经百年风雨,其地上建筑基本被毁,池塘被埋于地下。为切实做好杨家大院的保护工作,乔后镇累计投入了三百多万元资金于2021年开始实施修缮工程。

“由于年久失修,乔后镇于2021年开始筹措资金分期对其进行保护修缮,目前,东院和南院已完成修缮,西院厢房和照壁正在修缮当中,预计今年内能完成整体修缮工作。”乔后镇党委宣传委员杨艳兰如是说。

云报客户端通讯员:周丝莹 卢夺坤 张钰琴 马果清 杨艳兰

责编:郭星余

审核:蔡飞


责任编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