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洱源县审计局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审计机关的正确领导下,立足审计“经济监督”职责,坚持依法审计,履行审计监督职责,规范审计监督程序,全力推动法治政府建设,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长泰新篇章提供有力的审计保障。现将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4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洱源县审计局始终坚持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坚持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全局干部职工理论学习的重要内容,将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落实到基层审计法治实践中。通过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学习,坚持用习近平法治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以改革思维深化审计工作法治化。坚持学深悟透,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二)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全面推进审计依法公开
严格依法审计,审计项目的立项、通知的发放、审计现场工作各个环节都严格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审计法实施条例》《国家审计准则》等法律法规的规定,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民主监督。审计人员在审计执法中,做到执法行为过程信息全程记载,执法全过程可回溯管理、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全覆盖,全面实现执法信息公开透明、执法全过程留痕、执法决定合法有效。审计项目从立项到整改的整个过程,都通过纸质、电子等方式,对执法全过程进行跟踪记录,通过公示执法程序、审计纪律、实行“双向”承诺制度,主动接受社会和被审计单位监督。
(三)聚焦主责主业,有效提升审计监督实效
一是压实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坚决贯彻执行党对审计工作的部署要求,切实提高审计工作政治站位。依法正确行使审计监督职权,推进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2024年共开展审计项目15个,截至目前,14个项目已出具审计报告,1个项目处于审计报告征求意见稿阶段。截至12月,审计查出问题174个,已完成整改69个,提出审计建议46条,被审计单位根据审计建议制定整改措施71项;移送县纪委监委或相关部门问题线索14件,已落实反馈7件,有2名被审计领导干部和6名其他人员通过经责任审计被移送纪检监察机关处理,已给予党纪政纪处分1人,其他处理3人;审计查出主要问题金额28984.74万元,其中违规资金21304.69万元,损失浪费资金1.64万元,管理不规范资金7678.39万元;审计处理处罚金额28016.57万元,其中应上缴财政1984.99万元。审计整改效果显著,促进整改落实金额5867.73万元。二是建立法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压实工作责任,形成主要领导负责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局面,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明确法治分管领导、具体办公人员,保障我局依法治区工作顺利进行。三是严格落实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强化审计委员会对审计工作的领导,不断完善审计委员会办公室日常运行机制和综合协调职能,截至目前,县委审计委员会办公室向州委审计委员会办公室报送重大事项和重要文稿25项,其中审计专报、要情15篇,其他报告(报备)10篇。向县委、县政府提交重要审计信息15篇,向县委、县政府报送审计报告14份,被县级领导批示29篇·次。
(四)开展依法审计教育,增强法治建设影响力
一是坚持贯彻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主要领导带头参与宣传法治知识,向广大群众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法律法规,努力营造人民群众懂法、尊法、守法、用法的良好社会氛围。二是多形式开展审计普法宣传工作。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审计法实施条例》《国家审计准则》等审计法律法规,使社会公众更多地了解审计、理解审计、支持审计,为推进审计工作创造良好法治环境。三是将法治宣传工作融入审计项目实施全过程。审计人员在项目审计过程坚持向被审计单位及相关人员宣传相关的审计法律法规,推进普法与执法有机融合,把以案释法落实到审计项目组织实施的全过程
二、2024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一是法治意识不够强。部分审计干部对于法治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对法律法规的理解和掌握有所欠缺,容易导致审计工作中的法治问题处理不当。二是法律应用水平不高。相关法律法规知识面窄,审计工作中对于一些复杂的问题,法律应用能力有限,依法审计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是普法宣传力度不够大,普法渠道不够多样化,普法内容不够丰富,导致一些居民群众对法律法规的认知水平不高,法律意识相对淡薄以及法律风险意识不强等。
三、2024年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快法治政府建设的有关情况
(一)强化责任落实,始终坚持党对法治工作的领导
一是局长、党组书记严格履行党政主要负责人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始终坚持法治建设工作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科室协调联动,干部职工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二是坚持法治工作与审计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督促。
(二)强化学习教育,增强依法履职能力
一是坚持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系统学习,强化党对法治建设引领作用,以自学与集中学结合的形式,开展法律法规和党内党纪法规常态化学习,并引导干部职工利用网络平台自学政策法规,加强审计人员法律修养,提升依法行政能力。二是全面加强法治宣传,营造良好法治环境,积极参加县委、县政府组织的宣传活动,做好《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法律规章学习宣传,引导全体干部职工学法知法用法自觉守法,营造良好法治工作氛围。
(三)围绕工作重心,抓好依法行政工作
一是通过党组中心组、局周一例会等方式组织领导干部职工集中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夯实法治思想基础,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决策部署上来。二是鼓励全体干部职工参加行政执法人员培训和履职考试,参加审计、会计、法律等职称考试,积极推进依法行政、依法审计,防范审计风险。
四、2025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一)持续强化政治理论学习。深入领会和准确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各项部署对审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深入研究更好发挥审计作用的理念思路、目标方法、内容重点、实现路径。聚焦《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等近年来新修订的审计法规条例,加强审计专业性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提高审计工作法治化水平。
(二)做深做实,提升依法审计质效。以提升审计监督质量为根本目的,推动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常态化;组织各股室有针对性地系统整理、共享法规资料库,进一步整合审计法律法规资源,拉紧判断审计事项是非优劣的准绳;审前调查做深一层、做精一点,强化审计项目全过程研究,实现审计研究与审计实践同步推进、相互融合,切实提升审计成效,深入推进依法行政。
(三)加大对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了解法律、尊重法律、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丰富普法内容,制作各类普法宣传资料,包括法律常识,法律法规解读等,丰富普法内容,使普法内容更加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