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大理州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做好第二轮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问题整改验收相关工作的通知》(督字〔2021〕34号)、《大理州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做好第二轮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问题整改相关工作的通知》(大环督字〔2023〕11号)、《中共洱源县委办公室 洱源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洱源县贯彻落实第二轮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报告整改方案〉的通知》(洱办发〔2023〕50号)要求,针对“洱海入湖河流水质改善难度大”问题已整改完成。现将整改验收情况报告如下:
一、问题来源及描述
根据《大理州贯彻落实第二轮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报告整改方案》,督察报告指出:洱海入湖河流水质改善难度大。
二、整改要求
确保27条主要入湖河流水质优良率达100%。
三、整改落实情况
1.《中共洱源县委办公室 洱源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洱源县贯彻落实生态环境部回访调研工作要求和省委省政府“三治一改善”治湖部署统筹推进洱海保护治理及流域转型发展三年精准提升系列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洱办发〔2023〕46号),其中包含《洱海主要入湖河流水质改善巩固提升工作方案(2023—2025)》,县水务局按照方案的有关精神,做好统筹协调工作,围绕水质提升改善目标,强化水资源管控、抓实入湖污染负荷削减、抓实藻华防控、加强生活污水防控、全面提升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全面推进初雨防控,抓实各项工作任务,确保实现既定目标。
2.加快推进雨污分流工程建设。一是加强县城排水防涝设施建设,已基本完成2020年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项目,完成排水管网建设8公里,完成投资1350万元。正在实施2021年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项目,完成玉河村、晨钟村、青昌街、马家营、海源大道、纬五路等5km雨污管网提升改造,完成宁新路淤堵检查井、凤凰城泡脚池排水整改,连接线雨水箅子改造,纬二路污水管修复改造,新建灵杰路、腾飞路东段(海尾河至214国道)路段4.63km雨水管和0.96km污水管网的铺设和路面恢复工作,九台村、鑫达小区、兴源路、文康路、宁新路辅路雨污分流及配套设施建设、宁新路排水沟东段修复改造正在收尾。二是加快推进洱源县城截污治污体系提升改造工程,实施一期完成县城排水设施112个点位水质、43个点位水量分析,完成县城主干道精细化排查,开展管道坐标高程信息采集、CCTV检测和水质水量监测,排查总长度92公里,对现状排水设施进行疏通,划定县城排水分区,结合管道排查实施清淤及降水管道约90公里,基本完成洱源县城内主管网的排查诊断工作,目前正在进行县城主管网排查资料汇总整理。正在推进项目二期,对县城建成区管网存在问题、老化、破损、混接较为重要节点和管段进行修复和提升改造。三是积极推进镇区雨污分流改造,实施洱源县洱海流域集镇及村落截污治污体系提升改造工程(一期)-右所集镇区,已完成基础性排查,排水管网资料收集、排水管网资料整合及体系图初稿绘制;完成大为厂覆盖范围全部村庄初排工作,精细排查完成人工+QV排查16公里,CCTV3.4公里,管道清淤疏通10公里;完成空白区新建污水管网4公里;完成127公里管道点位管道坐标、高程等信息采集及内业整理;正在开展右所集镇东片区商贸街、东风组和宋家园、王铁桥、陈官营三个试点村扫尾工作及黄家营、刘官营、大为、后湖、小南营、西河埂等自然村截污治污体系提升改造。
3.全面提升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一是持续开展肥料农药使用量调查,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推进洱海流域化肥农药减量行动,实行化肥实名制销售和进货验货查验记录登记制度,开展农药使用监管检查、农药标签抽查、化肥行业检查等相关工作。二是推进绿色生态种植,持续巩固“三禁四推”成果,流域6乡镇2023年共完成大、小春及多年生作物绿色有机化种植面积37.91万亩。三是深入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2023年1~11月收集处理畜禽粪便5.79万吨。四是加强指导农膜的使用及回收,目前农膜使用量 805吨,回收量300吨。
4.按照“谁建设、谁管理”的原则,建设单位做好湿地日常管护和定期维护,特别是加强对外来入侵物种的定期清理,避免造成水质污染,维护湿地生态功能;每年12月至次年1月,对枯萎植物进行全面的收割打捞,并进行规范处置,减少枯死植物沉入水底造成二次污染。
5.2023年1~10月总评,弥苴河,新永安江为Ⅱ类;罗时江,老永安江为Ⅲ类,罗时江主要超Ⅱ类为化学需氧量17.3mg/L,溶解氧5.74mg/L,老永安江超Ⅱ类为溶解氧5.89mg/L。根据州指挥部《关于6月1日至18日洱海流域主要入湖河流汛期污染监测结果的通报》,在汛期,罗时江,新、老永安江水质自动监测站监测结果显示:氨氮、总磷、高锰酸盐指数等指标在Ⅳ类至Ⅴ类之间,说明雨季仍是污染入湖的重点时期,反映出部分区域初雨防控工作还存在一定的短板问题,需进一步常态化抓实“八清”等工作;根据县生态环境监测站对镇乡主要河道交界断面的监测结果,河道水质清源洞常年保持Ⅰ类、海西海出口常年保持Ⅱ类,流经部分镇乡后,水质指标浓度逐渐增加,建议各镇乡认真排查影响水质的因素,准确了解污染的来源,找准问题,精准治理,最大限度减少入河污染负荷。
6.切实加强初期雨水防控及抗旱防汛工作。制定《洱源县2023年度洱海流域初雨冲击性污染负荷精准防控工作方案》,细化措施、明确责任。流域六镇乡及县运营公司组织大量人力物力,通过人工清理结合机械打捞的方式,对负责运营管理的茈碧湖片区湿地、沟渠及库塘水草、浮萍等水生植物进行清理、打捞、清运,疏通水路,将内源污染外移,削减了死亡水草腐烂分解和雨水冲刷带来的冲击性污染负荷。
四、整改结论
洱源县水务局牵头的“洱海入湖河流水质改善难度大”问题整改已完成,符合验收要求,完成县级验收。
五、下步重点工作
洱源县水务局将紧紧抓住各级关心支持洱海源头保护治理的机遇,进一步提高站位、压实责任,一步一个脚印抓实入湖河流水质治理工作。
(一)强化统筹调度。定期调度工作推进,分析研究和解决制约项目和工作快速推进的突出问题,强化施工管理和施工条件的保障,确保尽快发挥项目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强化资金保障。强化资金保障能力,最大限度保障水质提升项目治理资金支出,确保项目不停工、工作不断档,切实发挥已到位资金效益。
(三)强化统筹协调。加强统筹全县入湖河流水质监测和水质分析,为全县水环境综合治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2023年12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