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源县人民政府

政府信息公开

  • 索引号:015251152/2024-00069
  • 发文机关:洱源县教育体育局

洱源县人民政府关于履行教育工作职责的自评报告

发布时间:2024-06-25   浏览次数:   【字体:

洱源县人民政府

关于履行教育工作职责的自评报告

一、基本情况

目前,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216所,其中:教师进修学校1所,普通高中3所,职业高中1所,初级中学12所,小学87所、教学点14个,幼儿园98所;在校生41905名,其中:普通高中4438人,职业高中1549人,初中9516人,小学18050人,在园幼儿8352人;教职工3435人,其中:高中480人,初中866人,小学1481人,幼儿园608人。2023年,全县学前三年毛入园率91.08%,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为97.01%,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6.02%

二、自检自查情况

(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一是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深入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党建工作责任制,制定并完善2024年“一方案,三清单”等文件,明确党建、党风廉政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思路及发展方向。年初召开教体系统党组织书记述职评议会议,完成下属党组织2023年度党建、党风廉政、意识形态工作考核,对18个党组织进行了综合评定,反馈问题54个。召开1次党建、党风廉政、意识形态年度工作部署会议,与下属党组织签订党建责任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意识形态责任书54份,明确党工委担负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各级党组织书记落实抓党建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责任,领导班子成员切实履行“一岗双责”,抓好分管范围内的管党治党工作,确保2024年党建、党风廉政、意识形态工作各项任务落实落地。二是纵深推进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试点工作。继续加强对督查指导36所试点学校的督查指导,并以36所试点学校为样本,对符合条件的中小学校加强推进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试点工作,督查指导涉及学校拟定学校章程、工作制度和工作机制,真正实现“一校一章程”,确保各项制度机制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提炼试点工作经验特色、典型案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工作有序进行。三是扎实开展教体系统“清廉学校”建设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云南省委教育工委、中共云南省教育厅党组、中共云南省纪委云南省监委驻省教育厅纪检监察组印发的《实施“清廉学校”建设行动方案》精神,制定《洱源县教育体育党工委关于洱源县教育体育系统“清廉学校”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在日常工作中,各级各类学校严格按照上级指示精神,严格管理干部,筑牢思想防线,教育引导广大干部做到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实实在在干事,坚决杜绝此类违规情况发生。四是持续深化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不断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持续深化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构建思政课与其他课程的协调机制,将知识教育同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结合起来,将思政课与德育工作、社会资源广泛融合,推动学校、家庭、社会有效融合,根据不同学段、不同学校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红色文化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感知红色文化魅力,躬行红色文化精神。五是加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加强宣传队伍建设,目前兼职宣传工作30余人,县级宣传员3人,目前报送各类信息文章20余篇。编写德育简报4期,“洱源教育体育”公众号推送信息34期,学校推送宣传信息46余期(次),切实讲好“洱源教育故事”。强化对学校报刊、宣传栏、新媒体、文艺演出等活动的意识形态审查和监管工作,不断规范学校以及干部职工网络行为,加强舆情监测处置,办结各类信访件45余件。及时做好重要节点和敏感时期的舆论监管。六是认真执行国家课程标准,开齐课程、开足课时,落实“双减”工作,积极开发课后服务特色课程,持之以恒抓实“五项管理”,切实提升学校办学吸引力。七是贯彻落实《深化新时代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指导纲要》,选树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典型案例,积极创建一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示范学校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示范学校,主动融入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建设。

(二)贯彻实施教育法律法规政策

一是严格落实各项教育政策。始终把教育放在加快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和战略性地位,全面落实政府责任,建立了教育科学发展的决策机制,把教育工作列入政府议事日程,始终做到教育工作优先研究、教育经费优先保障、教育项目优先安排。国家教育法律、法规、规章得到贯彻落实,辖区内各阶段教育得到统筹规划、协调发展。二是依法保障适龄少年儿童受教育权利。严格落实招生政策,依法保障外来务工、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享受教育政策,保障教育公平。实施学生心理健康促进行动,加大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加强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规范化、制度化和专业化水平。落实好关心关爱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方面的责任,完善教师“一对一”结队帮扶机制,开展“万师访万家”行动,让广大中小学生从小在阳光下快乐成长,走好人生之路。三是抓实推广和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按照《大理州教育体育局关于开展2023年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调查工作的通知》要求,及时组织调查员对全县人口及方言状况开展了调查工作,按质按时上报信息。根据《洱源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村建设方案》(洱语委〔20223号)精神,指导督促全县27个行政村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村建设工作,并按标按表完成了验收工作。积极开展第26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和书法诵读名家进校园活动。组织全县102位教师参加中小学教师普通话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培训和普通话水平测试;选派12位学前教育教师参加州级普通话能力培训;组织15位教师参加了两期民族地区教师普通话培训。完成了全县最后18所学校语言文字规范化达标建设工作,2023年,全县所有中小学、公办幼儿园全部完成学校语言文字规范化达标建设任务。四是持续提升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能力和水平。压紧压实各级控辍保学“双线四级”和学校、班主任常规管理责任,加强义务教育学籍管理和日常考勤管理,常态化扎实推进控辍保学工作。持续全面落实教育帮扶政策,加大资助宣传力度,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按规定享受资助,进一步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管理水平,巩固提升义务教育有保障水平。

(三)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情况

一是努力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通过幼儿园办园质量督导评估和幼儿园办园水平综合评价,进一步促进我县幼儿园的全面发展。2023年,县政府教育督导室对我县申请等级晋升的7所公民办幼儿园开展办园水平综合评价并认定等级。通过多渠道扩大普惠性资源。重点在农村地区、城镇新增人口地区加强幼儿园建设,新建、改扩建一批公办幼儿园,积极扶持民办园提供普惠性的学前教育服务,鼓励和支持民办幼儿园积极改善办学条件。其中,洱源县右所镇梅和幼儿园已于20233月份开园。全县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91.08%,比上年增幅2.88%。公办在园幼儿占比52.9%,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90%二是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强控辍保学工作。每年,县教育体育局对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和优质均衡达标情况进行摸底测算,严防各项指标下滑,并将测算结果通报到县教体局各股室和全县各义务教育学校,督促指导各义务教育学校对照指标完成情况,提前谋划,有序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建立控辍保学“双线”、“六长”、“八包”、“一帮”工作责任机制,强化家校沟通联动,“控辍”和“劝返”工作扎实开展。规范组织21所样本校实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三是认真落实高中招生指标到校要求。根据省州教育行政部门文件要求,积极稳妥推进普通高中招生指标到校工作。2021-2023年,我县每年都将优质高中(洱源一中)的招生录取名额的50%按《洱源县优质高中招生实施方案》分配到全县12所初级中学。实施“招生指标到校”三年来,总体反映平稳。四是不断推进职业教育内涵发展。洱源县职业高级中学目前开设旅游服务与管理、服装制作与生产管理、计算机应用、电子商务、汽车运用与维修5个专业,其中服装制作与生产管理专业被认定为大理州第一批优质专业。学校紧紧抓住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契机,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加快育人模式改革,努力提升综合办学水平。以服装专业为引领,深化产教融合。与云南四维杰服装厂共建生产性服装实训基地,实现“教室-车间”一体化;与洱源正达汽修厂开展了现代学徒制试点申报,与欧亚乳业有限公司、大理益海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洱源木薯培植基地)两家企业开展就业合作。重视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对师生成长的牵引效应,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取得丰硕成果。2023年以来共有16名教师在大理州第二届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班主任组、专业课组、公共课组比赛中获奖;12名学生、8名教师在大理州第一届、第二届职业院校技能中获奖;27名学生和3名教师在大理州第一届大中专学校“欧亚杯”营销大赛中囊括销售特等奖至三等奖所有奖项。五是加强对民办学校和校外培训机构的监管。洱源县教育体育局联合县公安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工业信息和科技局、县文化和旅游局、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县消防救援大队6家单位组成专项检查组,对我县已审批合规的14家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和违规开展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等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治理工作。六是大力加强国防教育和继续教育。认真贯彻落实国防教育精神,开展宣传教育工作和形式多样的国防教育系列活动。通过课堂教学,有意识的向学生传授国防知识,树立学生爱国、报国的情怀。在重大节日,举办祭英烈等活动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树立学生的强国思想。我县依托“国培计划”及“省培计划”项目,按照州教体局的要求,建立县、乡、校三级培训联动机制,以县为主,优化教师培训体系。

(四)统筹推进重大教育改革

一是充分发挥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作用。在县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加强学校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学校党组织领导作用。根据《大理州2023年控辍保学秋季攻坚行动六条措施》,结合实际,中共洱源县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20239月制订《洱源县2023年“控辍保学”秋季攻坚行动工作方案》。成立以县委杨副书记为组长的洱源县2023年“控辍保学”秋季攻坚行动工作领导小组,实行挂钩联系制度,扎实做好六条工作措施。分别于2023330日、58日、719日、106日召开县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研究部署控辍保学工作。二是强化组织保障。成立洱源县教育高质量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形成各级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抓教育质量提升工作的责任体系,破解制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和瓶颈问题。实行县级领导挂钩联系学校机制和镇乡党委书记年度教育工作述职制度,落实五级书记抓教育、党政同责办教育机制。县级各有关部门依据职能职责,做好实施意见的政策、资金、项目对上争取和对下支持工作。为全面贯彻落实全省教育发展大会精神和《云南省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文件精神,528日,洱源县召开“洱源县教育高质量发展推进会”,动员全县上下进一步在思想上紧起来、责任上扛起来、行动上快起来、作风上实起来,切实解决好当前全县教育事业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努力办好洱源人民满意的教育,奋力推进洱源教育高质量发展。高规格召开全县教育发展大会,制定印发《洱源县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首次建立县级领导挂钩联系学校机制,由33名县级领导挂钩联系38所学校当好“编外校长”,全面推动学校改革发展。

(五)加强教育保障

一是依法保障教育投入。为推进全县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依法保障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合法权益,根据各级相关文件精神,洱源县人民政府办公室于202110月制定了《关于印发洱源县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落实保障实施方案的通知》(洱政办函〔20215号)。进一步明确了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和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的比较对象,建立了保障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的长效机制和教师工资动态调整联动机制,成立了由县人民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教育的县领导任副组长,县财政局、县人社局、县教体局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县义务教育教师工资收入保障落实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研究落实教师待遇问题,各有关单位结合工作职责主动作为,全力保障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工资待遇有效落实。2023年“三个增长”及“两个比例”为: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例为19.76%,比上年增长-3.17%;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为48107万元,比上年增长-0.10%,财政经常性收入14485万元,比上年增长-11.45%,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11.35%。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增长情况:小学为-7.07%,初中为-9.96%;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事业费支出增长情况:小学为-8.90%,初中为-15.02%;生均一般公共预算公用经费支出增长情况:小学为10.59%,初中为-16.68%二是着力改善薄弱学校、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2023年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规划投入资金1416.24万元,重点解决玉湖初级中学、西山初级中学学生宿舍不足问题,筹划新建洱源县宁湖第三小学解决城区学位不足问题;2023年城乡义务教育补助经费(校舍改造)规划投资500万元,重点解决伟亮希望小学学生宿舍和宁湖第一小学学生食堂不足问题。项目实施后寄宿制学校可新增床位540个,其中:玉湖初级中学300个、西山初级中学180个、伟亮希望小学60个;宁湖第一小学可实现营养供餐,城区新增学位1080个。三是全面整改营养改善计划审计发现问题。根据《云南省教育厅等五部门关于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专项资金审计指出问题整改方案并开展审计整改的通知》,对于我县在供餐管理和资金使用方面存在的问题,我县高度重视,积极采取措施,及时整改存在的问题。管理方面的问题已于20242月完成整改,同时,积极协调县财政分期分批化解营养餐欠拨资金,20241月至3月县财政局通过多方筹措,共拨付欠款700万元。四是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开始实施“县管校聘”改革工作以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省、州各级有关文件精神,聚焦工作关键点,深度研判,教师三级配置顺利实施,盘活教师资源。为城区义务教育学校选调配置了20位学科教师;为乡镇间配置了22位学科教师;通过考试招录配置17位学科教师,特岗教师招聘配置20位学科教师;接收县外任教调入我县的12位学科教师到义务教育学校。近年来,县委、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教育这一民生工程,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强化政府主体责任,依法落实财政对教育的投入,依法保障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的落实。2023年洱源县公务员年平均人数1348.7人,基本工资42259.91//人,地区附加津贴21303.72//人,年终一次性奖金3523.29//人,共计67086.92//人。2023年洱源县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年平均人数 1869.4人,基本工资49917.93//人,绩效工资55587.18//人(含基础性绩效、政策内奖励性绩效、增核的奖励性绩效、2017年新增奖励性补贴、13.5%改革性补贴和一个月基本工资额度),共计105505.11//人。根据相关规定,严格落实教师培训相关要求,县本级按人均50元的标准将教师培训经费纳入年初预算,2023年县本级安排教师培训经费12.18 万元。根据《云南省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管理办法》的规定,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培训费不少于学校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10%安排,用于教师按照学校年度培训计划参加培训所需的差旅费、伙食补助费、资料费和住宿费等开支。2023年,洱源县教师培训费共支出160.78万元。五是严格社会事务进校园,减轻教师非教学负担。我县始终坚决、全面、认真履行进中小学校事项的统筹、协调、审核职责,结合县级实际,经县委办、政府办同意,洱源县教育体育局制定并下发了《关于印发洱源县2023年进中小学事项清单的通知》(洱教体字〔202313号),不存在未经教育部门同意,有关部门擅自进校园指导教师开展有关工作的情况;不存在未经教育部门同意,安排师生在正常教学时段外出宣传、上街执勤或做其他与教师职责无关的工作;不擅自同意与教育教学无关事项进中小学校实施。没有发生师生反映强烈、造成恶劣影响的“进校园”事项。六是加强教育督导机构建设,规范组织实施教育督导工作。县教育体育局配备专职副科级总督学1名,专职教育督导工作人员1名,各中心学校和县属学校有1名教育督导业务专干,全县共聘任县政府督学74名,挂牌责任督学48名,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均实行挂牌督导。强化督导结果运用,将督导结果作为对镇乡和学校进行考评的重要依据。每学年适时开展校园安全、疫情防控、控辍保学、“双减”、规范办学行为等督导检查。七是加强教研机构建设,推进教育信息化。县教育体育局教研室属二级二等县级教研机构,配备专职教研员7人,为弥补教研员的不足,在全县中小学聘请兼职教研员21人,各中心学校有一名专职教研员,组成我县的教科研队伍,为我县科研兴教,教育高质量发展奠定了一定基础。目前,我县已建1008套班班通多媒体设备,全县完小及以上学校已全部实现班班通设备全覆盖,普通教室配备多媒体班级占全县班级总数的98%。全县中小学均按照生均不低于4兆带宽接入教育专网。每学年,县教育体育局电教室邀请专家对全县各中小学教师开展信息化运用技能培训,同时对学校多媒体设备进行检修维护,确保各学校信息化设备得到有效运用。

(六)规范学校办学行为

一是规范学校、师生管理。坚持正确办学方向,落实“五育”并举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开齐开好国家规定课程和地方课程,强化“五育”教育。扎实推进“双减”工作,全面开展学校课后服务,从严审批、严格规范管理校外培训机构,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加强“五项管理”工作,广泛开展宣传,将“五项管理”纳入责任督学督导内容。从抓习惯、立规矩、求实效入手,向教育教学各环节深层次延伸,进一步规范学校常规管理制度。我县注重教师的日常管理,制订了《教职工管理办法》和《奖励性绩效工资考核分配办法》,中心学校和县级学校还制定中小学高级教师考核细则、岗位竞聘办法等,充分调动和激发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二是持续开展校园安全排查整治专项行动。抓实学生安全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全面落实校园安全工作责任,不断提高学校安全管理“三防”建设,截至20243月底,全县各学校安全管理人防、物防、技防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学校“护学岗”达标率100%、封闭式管理达标率100%。为全县中小学配备专职保安198名,组织138名兼职安保人员培训获得《合格证》持证上岗,共336名,达标率100%;一键式报警和视频监控联网率达标率100%。县委办、政府办印发《洱源县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及节假日期间学生安全工作责任清单》,要求各有关责任部门要认真履行各自职责,压紧压实各方安全责任,进一步健全完善校园安全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群防群治工作机制。

三、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教育经费投入与教育发展实际需求仍有差距。一是近年来,我县在教育上投入了大量资金,但投入与需求的矛盾仍然比较突出,部分教育资金未及时拨付。二是洱源经济总量小,财政十分困难,教育经费总体要求与实际投入的矛盾较为突出,特别是学前教育、职业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仍然存在投入不足、基础建设相对薄弱的情况。

(二)部分学校办学条件仍然存在薄弱环节。一是全县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通过基本均衡得到大力改善,但部分学校办学条件离优质均衡发展目标差距仍然较大。二是部分学校基础设施仍然存在短板,主要体现在教学设施设备老化、陈旧,音体美教室面积不足、运动场地较为简陋等问题。三是部分幼儿园办学条件比较薄弱,尤其是一些附属幼儿园和民办幼儿园,主要表现为教师配置以临聘教师为主、玩教具数量不足、保教质量不高、管理不精细等问题。

(三)教师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一是按照省教育厅等四部门《关于全省中小学统一编制标准和创新管理的若干意见》(云编办〔201731号)编制标准,全县中小学阶段编制严重不足,教育教学资源配置、整合难度非常大。部分义务教育学校人员紧缺出现排课难的情况。二坝区镇乡学校教师队伍老龄化较为严重,义务教育阶段音体美、英语和信息技术等专业教师总体数量不足,存在教师结构性缺编情况。

(四)学校精细化管理和教育教学质量需进一步提升。一是虽然我县在抓学校常规管理、校园文化提升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在健全完善管理制度、深入落实管理细节、规范管理流程、细化管理责任、消除管理薄弱环节等方面仍显不足,在促进学校精细化管理、内涵发展等方面仍需进一步提升。二是近年来,我县从责任落实、经费投入、教师队伍建设、强化管理、教研教改等方面采取了很多针对性措施,全县教育教学质量总体有所提升,但因优质生源外流严重、教育改革攻坚难等问题,我县的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民群众的期盼仍然存在一定差距。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多方争取,积极筹措项目资金。一是进一步加强请示汇报,积极争取中央和省、州项目及资金支持,切实减轻县财政压力。二是牢固树立教育优先发展理念,进一步完善“以县为主”的教育经费投入体制,建立教育经费稳定增长机制,千方百计加大县级财政投入。资金安排上在确保硬件投入的同时,更加注重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资金投入,进一步增强学校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补齐短板,持续改善学校办学条件。一是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严格对照各级各类学校标准化建设指标要求,加大对薄弱学校的经费投入和项目倾斜,对标对表,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存在的薄弱环节,不断夯实全县教育发展基础。二加强对幼儿园的管理和督导评估,通过办园质量督导评估、等级动态管理和严格年检审批程序等措施,促进幼儿园的良性发展。

(三)多措并举,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一是切实加大音体美、英语、信息技术教师的招聘力度,继续实施紧缺学科教师走教及转岗培训制度,逐步解决教师结构性缺编问题。二是积极向上争取编制并继续强化县域内编制调剂,对原有教师编制数与实际需求不相符的学校进行合理调剂,同时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逐步解决教师数量不足的问题。三是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和教师专业化水平提升,持续加大对优秀教师的激励机制,努力营造“想干事、肯干事、会干事、干好事”的良好氛围,充分发挥每一位教职工的工作激情和工作能力。

(四)强化管理,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一是通过改革创新,进一步完善学校管理体制机制,加大学校吸引力,为教育发展创造良好环境,竭力解决学校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存在的困难问题。二是大力推进依法治校、规范办学。着力提升办学理念,完善学校治理结构,健全制度体系,形成现代管理机制。以素质教育为导向,加强课程管理,持续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加强教学精细化管理,抓实学校德育工作,强化校园文化建设,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发展水平。

           

                                                                                                         2024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