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源县人民政府

政府信息公开

  • 索引号:734336814/2025-00020
  • 发文机关:

大理州生态环境局洱源分局关于2025年4月8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拟审查的公示

发布时间:2025-04-08   浏览次数:   【字体: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及信息公开的要求,经审查,我分局拟对以下项目作出审批意见,现将有关情况予以公示。
公示期:2025年48—2025年415日(5个工作日)
听证权利告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提出听证申请。
通讯地址:洱源县茈碧湖镇腾飞路27号大理州生态环境局洱源分局
联系电话:0872-5120519    邮编:671200

项目名称

洱源县右所镇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项目

建设地点

洱源县

右所镇

建设单位

洱源县自然资源局

环评文件类型

报告表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北京中云美信科技有限公司

项目概况

项目属于“洱海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位于洱源县右所镇,由梅和村土地整治(提质改造)项目、三枚村土地整治(提质改造)项目、三枚村土地整治项目(二期)及乡村生态保护修复项目、梅和等2个村土地整治(提质改造)项目、梅和村土地整治项目(三期)、右所镇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项目—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项目组成,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土地平整、土地改良、灌溉与排水、田间道路、农田防护及生态环境保护、林草修复及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程。项目总投资22300万元。

项目主要环境影响

(一)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

1、对陆生生态的影响主要为:项目施工会对原有人工植被产生破坏和移除,导致区域植物种群数量的减少和分布生境的减小;项目占地对陆生脊椎动物生境的占用,使其生境面积缩小;施工器械、工程车辆进场和材料运输可能对迁移能力较差的动物造成碾压伤害。

2、对水生生态的影响主要为:施工过程可能会造成扰动占用和破坏水生植物的生存环境,会导致工程实施范围内的水生植物丧失;项目涉水工程内会扰动水体,使区域内水量减少甚至排干至河道、沟渠、坑塘等区域内干涸,导致浮游动物的生境发生改变,降低区域内浮游植物生产力,影响浮游动物摄食率、生长率、存活率和群落等;清淤区域的底栖动物数量短期内会受到影响;对施工区域的鱼类活动造成影响。

3、对景观的影响:工程土方开挖将对项目实施范围内的地表植被造成一定破坏,对原地形地貌造成一定扰动,施工将形成不规则的斑块、条带等,形成与施工场地周围环境反差较大、不相融的裸地景观;施工期容易产生扬尘污染以及对原有景观的切割及破坏。

4、对土地利用的影响:新增永久占地新建泵站用地0.121hm2;临时道路和淤泥临时堆场占地0.904hm2

施工便道占地0.644hm2、淤泥临时堆场占地0.26hm2

(二)施工期环境污染影响

1、施工期大气环境影响:扬尘污染,包括道路运输扬尘、场地风力扬尘;施工场地内施工机械、运输车辆以及柴油发电机废气影响。

2、施工期地表水环境影响:设备清洗废水、地表径流、施工废水、生活污水影响。

3、施工期噪声影响:设备运行过程以及机械施工过程噪声影响。

4、施工期固体废弃物影响:产生的碎石、杂草、杂物;栽植产生一定的废弃包装材料、废树苗;修剪过程产生废弃树枝;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开挖的土石方。

5、施工期对右所镇团山龙潭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影响:客土回填后进行边坡修整复绿,回填土壤可能对地下水产生影响。

6、施工期对省级公益林的影响:施工产生噪声会对公益林中野生动物产生一定影响。

(三)运营期环境影响

1、项目实施后,减少了农业农村面源污染,改善项目区的河流水质,有利于各种水生生物的生存和繁殖。

2、行驶汽车排放的少量尾气,扬尘污染甚微,对环境敏感点影响较小。

3、泵站周围50m范围内无声环境保护目标,泵站噪声产生的影响较小。

4、运营期无工作人员生活,不产生生活垃圾,并且运营期不产生固废污染物,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

项目预防及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一、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

(一)施工期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1、陆生生态保护措施

1)加强施工管理,严格控制施工范围加强施工巡护和监督

2)合理安排工期,尽可能避开暴雨季节进行大规模土石方开挖与回填,避免雨水对地表土壤的冲刷和破坏。优化施工布局,施工临时占地尽量避开相关环境敏感区。

3)采取临时苫盖、洒水等措施,对施工场地进行围栏临时堆土设置临时拦挡、洒水降尘

4各种施工迹地应在工程结束后,结合水土保持方案中的植物措施通过实施生态恢复措施使其逐步得到恢复。

5)设置宣传牌、警示牌提醒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严禁捕杀在工程所在区域内可能出现的各类野生动物,施工过程若发现国家级和云南省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要尽量保护。

6)施工中严格遵守工程用地规定,不越界施工,以减少对野生动物栖息地的侵占。

2、水生生态保护措施

1)严格施工管理,施工期严格落实水保措施、环保措施,严禁废水、渣土、生活垃圾排入河道,禁止施工人员在临近水域进行一切具有破坏性质的活动,保护河流水质和鱼类生存环境。

2)施工物料的堆放位置远离水体,各类材料采取围挡和遮盖措施,防止被暴雨径流冲入水体,影响水质,从而影响水生生态环境。

3)加强鱼类保护,禁止一切捕捞行为。涉水工程尽量避让鱼类繁殖高峰期,须避开当地主要鱼类的繁殖盛期。

4 施工结束时,及时做好施工区周边生态环境恢复工作,落实水保措施,避免水土流失对水生生境的影响。

(二)施工期环境大气保护措施

1)施工开挖工序采用湿式除尘作业,对已经清表但暂不能开工的建设用地裸露地面应当采取洒水、遮盖等防尘措施;混凝土现场拌合采用湿法作业。

2)土石方开挖、场地平整等产尘量大的施工环节,应尽量避开大风天气,并对施工作业面、临时堆场以及施工道路等定期进行洒水降尘。

3)合理计划施工物料进场,砂石料等容易起尘的建筑材料不在项目区内长时间堆放,即运即用,减少现场堆存量。

4)临时堆存水泥、细骨料等易产生扬尘的建筑材料应采取围挡和遮盖措施,并适时加湿,以防止细骨料被风扬起,产生扬尘。

5)进行道路运输扬尘治理和施工机械及运输车辆尾气治理。

(三)施工期水环境保护措施

1)砼拌合系统废水采用自然沉淀的方法进行处理,沉淀回收用于施工,废水不外排。

2)机械设备及车辆冲洗废水通过建设沉淀池进行处理,处理后回用于机械车辆冲洗用水以及场地内洒水降尘,不外排。

3)在施工场地周围修建临时排水沟收集地表径流,并排入临时沉淀池内进行处理,经沉淀处理后回用于施工场地和道路的洒水降尘,不外排。

4)基坑排水采用水泵抽至沉淀池,经沉淀处理达到用水要求后用于施工和施工场地洒水降尘,不外排,沉淀池污泥定期人工清除。

(四)施工期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1)选用低噪声施工先进技术和设备,对非移动施工机械设备加装减震垫,充分降低噪声源强。加强施工器械维护保养,使其保持良好运行工况,防止产生异常噪声。

2)优化施工布局,施工场地和非移动机械设备尽量远离声环境保护目标布置,条件允许时宜对施工机械采取消声减震措施,并尽可能避免高噪声设备同时施工、持续作业,以降低施工噪声影响。

3)合理安排施工时间,禁止夜间(22:00-6:00)施工,同时尽量避免在午休期间(12:00-14:00)施工,因施工工艺要求必须在午休期间施工的,应合理控制施工强度,尽可能避免大量高噪声设备同时使用。

4)物料运输路线应尽量避让学校和居民区等声环境保护目标,防止噪声扰民。邻近声环境保护目标河段施工应在靠近保护目标侧设置硬质隔声隔尘挡板(高度2.5m)。

(五)施工期固废处理措施

1)沟渠清淤淤泥堆放在淤泥临时堆场,用于本项目矿山生态修复区的土壤重构、苗木种植坑的客土进行使用。

2)建筑废料经分类收集后,可外卖综合利用的则外卖综合利用,不可综合利用的委托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理;

3)在施工区设置小型垃圾桶,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委托当地环卫部门清运处置,不允许随地乱抛,或混入建筑废料,影响环境卫生。

(六)施工期饮用水水源地准保护区保护措施

1)客土回填前对来土应进行检测,分区一、二、三、四位于水源地准保护区内,回填到分区一、二、三、四的土壤需满足《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15618—2018)相关规范要求,严格防范由于土壤污染导致地下水污染。

2)项目沉淀池远离右所镇团山龙潭饮用水水源地(地下水型)保护区设置,并在沉淀池建设过程中做好防渗措施。

(七)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1)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教育培训,增强环境风险意识,提高事故自救能力,制定和强化各种安全管理、安全生产的规程,减少人为风险事故(如误操作)的发生。

2)配备吸油棉、油拖网、围油栏等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物资。

3)做好防治溢油事故的工作。

4)加强各类施工器械、运输车辆含油废弃物的接收管理工作。落实废弃物的安全处置,作业单位需要与有相应处理资质的单位签订废油接收处置协议。

5)生态修复物种采用当地乡土物种,施工期不引进外来物种;

6)项目后期须做好外来入侵植物的防范工作,组织人员定期对外来入侵植物进行清除,防止入侵植物在工程区域内大范围扩散,以降低入侵物种对区域生态系统带来的危害程度。

7)清淤施工需安排在旱季,避免雨季施工。

二、运营期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水源地准保护区保护措施

1)运营期应严格避让一级保护区范围,避免对水源地造成影响。

2)合理施肥;根据土壤质地,科学制定施肥方案,减少化肥的使用量和频次,避免过量施用造成养分浪费和水环境污染。

3)设置截流排水沟;在项目区合理布置截流排水沟,将植被养护废水截流排至周边库塘进行净化处理。

建设单位所作出的相关承诺文件

关于对《洱源县右所镇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全文公示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