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周云深 特约记者 樊娇艳
“领钱了,心里特别高兴,由于受疫情影响,前段时间还担心种的贡菜能不能卖出去。”由于禁种大蒜,洱源县邓川镇旧州村村民杨利辉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在镇党委政府的动员下种植了1.1亩贡菜。“没有想到,1.1亩卖着7200多元,比种青蚕豆划算多了,效益好呢。”
洱源邓川镇地处洱海源头,域内河流星罗棋布,湿地交错,水源丰富,为保护好洱海,邓川镇从2019年起全面禁种大蒜,产业转型迫在眉睫。
产业转型带动群众增收
“今天发放贡菜收购款35万元,每户少的能领几千元,多的领到1万多元。”洱源县云生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杨碧秀说。杨碧秀是当地的致富带头人,十多年来一直经营中药材和贡菜加工种植。在邓川镇党委副书记杨钧和驻村工作组积极动员下,去年11月,杨碧秀在邓川镇旧州、下邑、百岁等自然村带动100多户农户种植贡菜157.25亩,经过4个多月的精心管理,从今年3月初开始全面收购贡菜,到目前已收购鲜贡菜350吨,销售干贡菜16吨,共支付群众务工费80多万元。
“从3月起,我们每天用工少时20多人,多的时候有60多人。种植贡菜不仅实现产业转型,还能带动群众增收。”杨碧秀一边发放给群众务工费一边介绍,“明年我将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带领大家一起共同致富。”
走出新路谋求共同发展
邓川镇曾经是大蒜种植的富饶之地,全面禁种大蒜后如何破除旧格局,走出一条生态农业发展之路,成为当地党委、政府以及农户关心的问题。
通过一系列调研、走访、摸底,邓川镇理清思路,决定采取“党总支+合作社(企业)+农户”的发展模式,引进澄江恒阳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在桂皮、大营自然村发展大荚豌豆种植78亩;云生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在旧州、下邑、百岁等自然村带动农户种植贡菜157.25亩;桂皮蔬菜种植合作社在旧州、百岁、九石沟等自然村带动农户种植灯盏花100亩。这些项目的实施,共带动197户农户实现增收119万元,其中2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稳定增收16.25万元,户均增收0.6万元。
目前,邓川镇以中药材、绿色蔬菜种植产业扶贫项目为载体,完善订单种植、入股分红、土地流转、转移就业等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密切贫困户和专业合作社之间的联系,实现了产业扶贫与种植结构调整及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有机统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