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源县人民政府

政府信息公开

  • 索引号:p99095900/2025-00026
  • 发文机关:洱源县财政局

洱源县2025年政府预算公开

发布时间:2025-02-21   浏览次数:   【字体:

监督索引号53293003000010000

洱源县2025年政府预算公开

目录

第一部分文字材料

洱源县2024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5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第二部分2025年政府预算公开表

1   洱源县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执行简表

1-1 洱源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情况表

1-2 洱源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情况表

1-3 县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情况表

1-4 县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情况表(公开到项级)

1-5 县本级一般公共预算基本支出情况表(公开到款级)

1-6 县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表(县对下转移支付项目)(空表)

1-7 洱源县分地区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预算表(空表)

1-8 洱源县县本级“三公”经费预算财政拨款情况统计表

2   洱源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简表

2-1 洱源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情况表

2-2 洱源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情况表

2-3 县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情况表

2-4 县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情况表(公开到项级)

2-5 县本级政府性基金支出表(县对下转移支付)(空表)

3   洱源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简表

3-1 洱源县国有资本经营收入预算情况表

3-2 洱源县国有资本经营支出预算情况表

3-3 县本级国有资本经营收入预算情况表

3-4 县本级国有资本经营支出预算情况表(公开到项级)

3-5 洱源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转移支付表(分地区)(空表)

3-6 洱源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转移支付表(分项目)(空表)

4   洱源县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简表

4-1 洱源县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预算情况表

4-2 洱源县社会保险基金支出预算情况表

4-3 县本级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预算情况表

4-4 县本级社会保险基金支出预算情况表

4-5 县本级社会保险基金结余预算情况表

5-1 2024年地方政府债务限额及余额预算情况表

5-2 2024年地方政府一般债务余额情况表

5-3 本级2024年地方政府一般债务余额情况表

5-4 2024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务余额情况表

5-5 本级2024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务余额情况表(本级)

5-6 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及还本付息情况表

5-7 洱源县2024年地方政府债务限额提前下达情况表

5-8 2025年年初新增地方政府债券资金安排表(空表)

6-1 重大政策和重点项目绩效目标表

6-2 重点工作情况解释说明汇总表

第三部分其他公开信息

一、洱源县2024年举借债务情况说明

二、洱源县2025年一般公共预算“三公”经费预算安排说明

三、洱源县2025年转移支付情况说明

四、洱源县2025年重大政策和重点项目等绩效目标说明

五、洱源县2025年本级政府性基金支出情况

六、洱源县2025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编制情况

七、洱源县2025年专项转移支付分地区及分项目

八、洱源县2025年地方财政预算编制说明

九、名词解释

十、洱源县2025年财政专户管理资金收支预算情况

第一部分

洱源县2024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5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2025210日在洱源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

次会议上

洱源县财政局

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现将洱源县2024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5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提请县十七届人大次会议审查,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4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在县委领导下,县人大及其常委会、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县人民政府及其财政部门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县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批准的财政预算和县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关决议,全力服务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坚守为民理财初心,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大力优化支出结构,强化财政监督管理,提高风险防控能力,固本培元、增强内生动能,财政运行稳中有进。

(一)2024预算收支完成情况

1.一般公共预算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1,337万元,为年初预算36,426万元的113.5%,较上年决算数增收5,975元,增长16.9%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57,339万元,为年初预算247,054万元的104.2%为预算调整数257,100万元的100.1%较上年决算数增支12,731元,增长5.2%财政收支均超额完成县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增幅目标。平衡情况: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1,337万元,返还性收入2,776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158,490万元专项转移支付收入37,569万元,调入资金2,217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调入2,197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20万元),债务转贷收入7,850万元(再融资债券),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953万元,区域间转移性收入756万元,上年结转80,494万元,收入总计333,442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57,339万元,上解上级支出5,204万元,调出资金11,549万元(调入到政府性基金预算),一般债务还本支出7,953万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4,911万元,年终结转46,486万元,支出总计333,442万元。收支平衡。

需要说明的是: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长主要一是2023年争取的增发国债黑潓江洱源段治理工程项目7,810万元在2024年全部形成支出。二是安排大理州森林航空护林场站建设项目前期经费和支持企业发展资金增加。

州对县转移支付情况:全县争取一般公共预算上级转移支付198,835万元,较上年减少3,544万元,同比下降1.8%,主要是2023年争取增发国债黑潓江洱源段治理工程项目7,810万元,其中:返还性收入2,776万元,与上年持平;一般性转移支付158,490万元,较上年减少4,165万元,同比下降2.6%;专项转移支付37,569万元,较上年增加621万元,同比增长1.7%

2.政府性基金预算。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3,722万元,为年初预算78,271万元的4.8%,较上年决算数减收646万元下降14.8%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35,582万元,为年初预算17,385万元的204.7%,较上年决算数增支20,311万元,增长133%平衡情况: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3,722万元上级补助收入15,243万元,调入资金11,549万元(一般公共预算调入),债务转贷收入59,209万元(新增专项债券20,800万元,再融资债券38,409万元上年结转6,919万元收入总计96,642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35,582万元,上解上级支出97万元,调出资金2,197万元(调出到一般公共预算),债务还本支出39,060万元,年终结转19,706万元,支出总计96,642万元。收支平衡。

需要说明的是: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下降主要是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较上年减少606万元,专项债务对应项目专项收入较上年减少228万元。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大幅增长主要是争取政府收费公路、自来水厂及供水管网扩建和补充财力性新增专项债券资金规模增加且新增专项债券资金20,800万元全部在年内形成支出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全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20万元,为年初预算20万元的100%,较上年决算数增收2万元,增长11.1%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6万元,为年初预算6万元的100%与上年持平。平衡情况: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20万元,上级补助收入6万元,收入总计26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6万元调出资金20万元(调入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总计26万元。收支平衡。

需要说明的是:全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增长主要是国企改革深入推进,国投集团公司逐步实现营利,上缴利润收入

4.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全县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17,004万元(转移收入80万元为年初预算17,801万元(转移收入180万元95.5%,较上年决算数减1,650万元,下降8.8%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15,583万元(转移支出23万元),为年初预算15,454万元(转移支出5万元100.8%较上年决算数减支5,771万元,下降27%。收支相抵,本年收支结余1,421万元年末滚存结余16,362万元(扣除州级统筹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上年滚存结余47,828万元

需要说明的是: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下降主要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调整为州级统筹

上述预算执行情况详见《洱源县2024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5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相关数据为执行数,待州批复决算后,数据有变化,届时向县人大常委会报告。

(二)其他需要报告事项

1.地方政府债务限额及余额情况。经州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审议批准,明确我县2024年政府债务限额为505,104万元,其中:一般债务限额81,504万元,专项债务限额423,600万元,较2023年政府债务限额444,704万元增加60,400万元。2024年末全县政府性债务余额503,392.18万元(一般债务80,102.57万元、专项债务421,329万元、或有债务1,960.61万元)。2024年末政府债务余额501,431.57万元未突破政府债务限额。

2. 财政专户管理情况。2024年末,县本级共有财政专户10个,其中专项支出类专户1个,常规类专户9个(含社保基金专户3个)。根据上级有关要求,县本级严格财政专户管理并自觉接受监督检查。

3.预备费情况。2024预算安排预备费500万元,年度预算执行中安排“3·15”山火扑救资金60万元,“9.13”大型山洪泥石流灾后恢复重建240万元,防范化解废弃工矿安全风险200万元

4.预算稳定调节基金情况2024预算稳定调节基金余额1,953万元,年内动用1,953万元,按规定将超收收入4,911万元增设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024年末余额4,911万元。

5. “三保”预算执行情况。年度预算执行中优先保障“三保”支出,严格执行省级“三保”保障范围和标准,落实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全年“三保”支出146,071万元,其中:“保基本民生”支出56,198万元“保工资”支出85,740万元,“保运转”支出4,133万元。

(三)2024财政重点工作

1. 全力拓宽增收渠道,财政收入迈上新台阶。在地方税收收入持续下滑、财政收入增收困难的大形势下,财税部门攻坚克难、顶压奋进,做优做实财政“蛋糕”。一是依法强化收入征管。印发《洱源县2024年财源培植攻坚行动方案》,明确了各部门财源建设的工作责任,以全力稳住现有财源、大力拓展新兴财源为抓手,涵养税基、培植财源,实现财源建设与财政可持续增收互促共进。二是全力争取项目资金。积极协调配合各职能部门,精准把握上级各项财政政策,优选精选项目,努力争取上级政策和资金支持,有效缓解财政压力。全年共向上争取资金214,078万元,其中返还性收入2,776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158,490万元,专项转移支付资金52,812万元(含超长期国债资金9,800万元);争取到地方政府债券资金67,059万元,其中:一般债券7,850万元,专项债券59,209万元,有力支持了重点项目建设。三是深挖非税收入潜力。盯住重点领域,盘活存量资产资源,组织各部门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等及时入库,全县非税收入完成21,263万元,其中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16,531万元。四是全力支持招商引资。围绕农产品深加工、新能源及文旅康养等产业,引进州外产业招商到位资金11.29亿元,大力开展以商招商、上门招商、企业招商、园区招商,做大存量,做优增量,推动大理国际风华康养小镇一期、融源温泉酒店等文旅康养板块等重点项目加快推进,为财政增收注入“源头活水”。

2. 树牢人民至上理念,民生保障达到新水平。在民生需求不断扩面、保障标准持续提升的大政策下,财政部门恪尽职守、尽力而为,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一是优先支持教育事业发展。全年安排教育资金62,177万元,其中:安排2,121万元用于大力支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安排525万元用于发放义务教育阶段困难学生生活补助,惠及义务教育困难学生12601人次;安排77万元用于普惠性学前教育发展;安排8,095万元用于支持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安排16,148万元用于支付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建设。二是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全年安排资金49,028万元,其中:安排6,916万元用于做好低保、特困人员基本生活保障等工作,及时拨付困难群众救助资金,惠及191172人次;安排14,392万元用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安排17,231万元用于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安排1,574万元用于保障就业稳定、公益性岗位补贴、就业见习补贴等,积极落实就业政策安排250万元用于退役军人安置和管理教育安排2,688万元用于保障优抚对象抚恤和生活补助;安排612万元用于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三是支持医疗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全年安排资金34,071万元,其中:安排989万元用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支出;安排783万元用于计划生育家庭补助、生育补贴、育儿补助等;安排1,169万元用于基本药物制度综合改革专项和发放乡村医生补助;安排105万元用于支付新冠过渡期医务人员临时性工作补助等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全年安排资金3,393万元,其中安排421万元支持做好防汛抗旱、抢险应急救灾、森林防火、水利救灾等工作,提升防范化解灾害事故的能力水平,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五是持续推进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管理工作。通过“一卡通”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等42项补贴,涉及受益群众155873人(户),资金18,337万元。

3. 加大资金统筹整合,重点领域保障实现新突破在刚性支出持续增长、收支矛盾异常突出的大背景下,财政部门迎难而上、主动作为,全力支持高质量发展。一是全力助推农业现代化发展。争取乡村振兴衔接资金10,312万元和沪滇资金3,251万元,拨付9,597万元、3,093万元,实施项目60个,聚焦各乡镇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助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安排1,269万元全力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促进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安排782万元为洱源宏福现代农业产业园一期开园、帝亚吉欧洱源威士忌生产及游客体验中心一期正式落成提供资金保障。二是全力助推高标准城乡融合发展。全年安排资金4,892万元,其中:安排1,281万元支持城市生活垃圾、污水以及供水等市政基础设施运行管理;安排2,634万元用于棚户区改造、老旧小区改造、美丽县城和口袋公园等项目建设。三是全力助推文旅产业发展。全年安排资金1,883万元,其中:安排249万元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旅游资源开发、场馆免费开放等项目,构建“农文旅+生态”发展模式,促进全域旅游建设;安排41万元支持右所西湖生态旅游小镇重点项目开发建设。四是全力助推源头保护治理。全年安排15,351万元,支持高水平源头保护治理,为畜禽粪便收集和处理、截污治污体系提升改造、小营垃圾处理厂移库及生态修复等多项工程加快推进提供有力保障。

4. 深化财政管理改革,财政管理迈入新阶段。在宏观政策不断释放、财政改革持续深入的大趋势下,财政部门精准研判、扎实推进,不断深化改革举措。一是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依托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深化全口径部门预算改革,全面统筹各类资金,坚持“收入一个盘子、支出一个口子”,有效规范部门预算管理,加强预算执行力,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二是纵深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改革通过一体化平台建立全方位、全覆盖、全过程的预算绩效管理系统,形成事前、事中、事后评价的闭环机制;按照“谁申请资金、谁设定目标”的原则,将全县113个预算单位纳入绩效目标管理,委托第三方对选取的1个部门3个项目进行绩效评价,涉及资金50,963万元;对县教体局义务教育阶段初中困难学生生活补助专项资金项目和县民政局火化补助经费进行绩效评估,强化绩效评价结果的反馈和运用,切实提高绩效管理质效。三是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围绕全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我县任务措施,明确目标、责任主体和完成时限,确保工作落到实处,同时加大对国有企业支持力度,全年落实国企注册资本金4,363万元,通过三年国企改革工作推进,国企整体实力得到显著增强。四是加强政府采购管理。全面编制政府采购预算,做到应编尽编,推行无预算不采购,推进政府采购全流程电子化,切实减轻企业参加政府采购活动负担;全年完成政府采购项目预算金额134,061.94万元,实际采购金额132,943.47万元,节约资金1,118.47万元。五是加强资金使用监管。聚集重点领域、关键节点和薄弱环节开展财政管理监督检查,加强审计、监察、财政部门联动,加大财会监督力度;扎实推进“清廉大理”建设洱源实践财政资金监管“清源行动”专项行动,全力做好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在基层政府违规借用村集体资金、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问题等“9+N”和15件群众身边具体实事专项整治工作中发现问题51个,完成整改42个,整改率达82.4%。针对查出的问题举一反三、建章立制,注重标本兼治,全面落实整改。

5. 牢固树立底线思维,风险管控筑牢新防线。在风险隐患仍然较多、管控要求日趋严格的大环境下,财政部门分类施策、疏堵结合,有效化解重点领域风险。一是守牢“三保”风险“警戒线”。坚决贯彻落实上级部署要求,年初足额编制“三保”预算,牢固树立政府过紧日子理念,密切关注“三保”运行情况,坚持“三保”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优先顺序,建立健全库款日常监测机制,加强库款管理和动态监控,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二是当好债务风险“监控官”。认真对照工作要求和目标任务,严格落实一揽子化债方案,依托财政部监测平台系统,持续强化对政府全口径债务的动态分析、及时预警。同时,通过预算安排、开展风险缓释以及积极争取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债务的财政政策,全年争取到各类化债资金4.58亿元置换存量债务,切实做好到期债务偿付工作,推动政府债务风险防范化解。三是当好金融风险“防护官”。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经济思想和关于金融工作重要论述以及党中央、省、州、县各级党委部署要求,牢牢把握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特点,全力稳增长、促创新、强功能、防风险,统筹做好组织、协调、指导等工作。同时,从严从速打击套路贷、校园贷、非法集资等非法金融活动,健全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长效机制。四是拧紧社保基金风险“安全阀”。织密基金风险防控安全网,加大资金统筹力度,及时将资金拨入社保基金专户,严把收支关口,全力守护关乎民生的风险底线。

各位代表,在经济下行的背景下全县财政工作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和挑战,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财政收支矛盾仍然突出。全县经济体量小,税源基础薄弱,可持续稳定税源企业较少,致使税收收入增收难度大,财政收入增长更多依靠非税收入拉动,财政收入质量不高。财政增收困难的同时,各类刚性支出增长较快,财力增长低于支出需求增长,少数部门过紧日子思想树得不够牢,收支矛盾异常突出,“三保难保”,特别是中央预算内和洱海保护治理等项目支出难以按需求保障,财政运行风险面临较大压力,预算平衡难的问题依然突出。二是防范化解债务风险任务艰巨。虽然国家化债政策的落地,很大程度上减轻我县近期债务还本付息压力,但债券、融资债务、项目欠款等支出需求,给财政运行仍然带来巨大压力,2025年预计需偿还到期债券、融资债务本息51,545万元,盘活存量资产资源短期内难见成效,化债压力异常沉重。三是国企支撑作用不强。从2021年起我县开始推行国企改革以来,虽然新成立的国投集团在招商引资、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上有一定成效,但对财政贡献还未有较明显体现,园区投成立时间短,各项工作和体制机制亟需完善。四是财政改革任重道远。财政改革涉及面广、政策性多,少数部门零基预算理念树立得还不够牢,预算编制精细度不够、全面实施项目预算管理对标上级还有一定差距,少数部门还存在“护盘子、争资金、守基数”情况,零基预算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财政支出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绩效管理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管财理财水平还需进一步加强。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今后工作中高度重视,认真研究,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2025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

2025年全县地方财政预算编制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财政工作会议和财政工作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上级财政部门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深化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强财源建设,坚持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优化支出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强化财政、国资、金融的协同联动,防范化解风险;主动担当、攻坚克难,严肃财经纪律,以“进”的姿态,夯实“稳”的基础,以“破”的勇气,提高“立”的质效,为推进洱源高水平源头保护和高质量绿色发展贡献财政力量。

基于上述指导思想,结合县委决策部署和县本级可用财力实际,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支出预期目标分别增长1%2025县本级预算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压缩一般性支出,以保“三保”为前提,财政预算安排如下:

(一)一般公共预算

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安排41,750万元,比上年执行数增长1%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259,913万元,比上年执行数增长1%平衡情况: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1,750万元,返还性收入2,776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171,579万元,专项转移支付收入41,050万元,调入资金70,991万元(政府性基金调入70,891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100万元,债转贷收入12,115万元再融资债券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4,911万元,上年结转收入46,486万元,收入总计391,658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59,913万元,上解上级支出5,238万元,一般债务还本支出12,220万元再融资债券12,115万元、世行贷款还本105万元年终结转114,287万元,支出总计391,658万元。收支平衡。

按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及各项补助测算可用财力,并考虑库款保障情况,相应安排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59,913万元,其中:县本级财力安排支出158,150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中政策性转移支付支出66,195万元,专项转移支付支出35,568万元。计划安排省级标准保“三保”支出155,839万元,其中:“保基本民生”62,297万元,“保工资”89,496万元,“保运转”4,046万元。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

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安排90,929万元,比上年执行增长2343%主要原因是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预计较上年大幅增加。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安排48,434万元,比上年执行数增长36.1%平衡情况: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90,929万元,上级补助收入15,345万元,债务转贷收入1,371万元再融资债券上年结转收入19,706万元,收入总计127,351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48,434万元,上解上级支出150万元,调出资金70,891万元,专项债务还本支出2,870万元(再融资债券1,371万元)年终结转5,006万元,支出总计127,351万元。收支平衡。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全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安排100万元比上年执行数增长400%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安排6万元,与上年执行数持平。平衡情况: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100万元,上级补助收入6万元,收入总计106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6万元,调出资金100万元支出总计106万元。收支平衡。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全县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安排15,214万元(转移收入300万元,比上年执行数下降10.5%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安排17,508万元,比上年执行增长12.4%当年收支结余-2,294万元,上年滚存结余16,362万元。收支相抵,年末滚存结14,068万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及其实施条例,在县人代会审查批准预算前,为确保2025年有关工作正常开展,我们主要安排了以下支出:一是按预算控制数的35%预拨各部门和单位人员工资、社保缴费、公用经费、村委会人员和临聘人员工资等必需的基本支出,确保人员支出按时发放和机构正常运转;二是安排县两会经费;三是安排1月和2月债券付息及手续费支出。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支出均为预拨经费,待人代会审查批准后,我们将根据批准的预算及时核销。

(五)2025年财政重点支出

1. 切实兜牢“三保”底线。把保“三保”工作放在首位,认真做好“三保”预算编审工作,从源头把控,将“三保”资金全额纳入财政预算,切实强化预算管理,合理安排预算,全面落实“三保”保障责任,兜牢兜实“三保”底线。

2. 严格落实政府偿债责任。依托7个工作专班以及地方债务化解风险化解成效作为部门综合考评指标,夯实债务单位责任,督促各债务单位履行偿债责任;严格落实偿还政府债务的责任,年初依托政府债务管理系统,建立还本付息台账,明确偿债时限,将还本付息资金足额纳入年度预算管理。同时,提前下达各债务单位偿付本息提示函,引导单位树牢风险意识,及时有效防范债务风险。

3. 持续助推“三农”工作。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原则,健全完善“三农”领域多元化投入保障和工作机制,加大财政支农投入力度,充分发挥“三农”压舱石作用安排农林水支出54,920万元,支持畜牧产业加快发展、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提升农业产业发展水平;贯彻落实好各项惠民惠农财政政策,保障惠农补贴资金兑付;实施农业保险保费专项补贴,进一步发挥农业保险强农惠农作用。

4. 全力以赴保障和改善民生。持续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为民理财”的工作理念,强化资金保障和监管,着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提升民生保障水平。促进教育优先发展。安排教育支出46,160万元,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困难学生资助补助等教育,大力支持教育项目建设,加快教育优质发展。稳步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安排社会保障支出49,890万元,落实各类参保人员待遇,及时保障低保、五保、高龄老人、重点优抚对象等救助资金,支持就业见习补贴,深入推进殡葬改革,做好退役军人事务服务保障。持续推动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安排卫生健康支出34,250万元,落实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财政补助政策,支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重大传染病防治,助推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服务能力提升。支持文化事业发展。安排文化旅游体育和传媒支出1,890万元,支持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建设,保障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等免费开放资金,支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保障防灾减灾工作开展。安排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3,400万元,保障灾害防治和应急救援资金需求。积极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安排城乡社区支出4,900万元,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生活垃圾转运服务项目运营、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资金需求;安排住房保障支出6,802万元,支持农村危房改造、抗震安居工程和支持城市危旧房改造项目,夯实住房基础。

5. 筑牢洱海源头生态屏障。安排节能环保支出16,100万元,支持对污染源的治理,支持推进生态修复工程,加强对农业面源污染的管控,坚决扛牢保护好洱海源头的使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6. 支持扩大投资和促进消费。安排交通运输支出2,080万元,支持农村公路养护和保障农村客运补贴奖励补助,进一步调整支出结构,全力保障综合交通建设资金需求。安排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9,400万元,支持产业园区发展壮大,推动企业转型发展。

此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及结合我县财力实际,安排预备费1,000万元,用于自然灾害、重大事故等突发事件的支出。

三、做好2025年财政工作的主要措施

2025“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为“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的关键之年,做好全年财政工作,意义重大。财政部门将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在县人大及其常委会、县政协的监督指导下,针对当前财政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不断创新工作思路,积极应对困难,真抓实干,科学理财,更好服务保障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坚持强基固本,着力稳住全县经济大盘。一是狠抓财政收入。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加大税收征管力度,聚焦文化旅游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特色农业发展、房地产、数字经济等重点领域,强化资金要素保障支持全县重点项目建设,深挖收入增长潜力,不断提高收入质量;全面梳理研判一次性非税收入造成的影响,进一步加强非税收入征管,依法统筹非税收入收缴工作,积极探索新的收入增长点。二是全力争取项目资金。坚持把向上争取资金作为提升财政保障能力的重要措施,分析研判中央预算内投资、超长期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支持投向领域,积极引导各部门主动向上争取项目资金,以项目孕育财源;加强与上级财政部门的请示汇报,争取更多的资金支持。三是积极盘活存量资源资产。强部门联动,加大水资源、闲置资产和资源盘活力度梳理我县各类项目投入产出情况,将存量资源与招商引资相融合,形成新的税收增长点;加大土地出让力度,持续推进国企改革进一步优化国有资本布局,加强经营管理,夯实全县收入征管基础四是强化财政保障。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在保持财政支出适当强度基础上,多措并举强化支出管理,加快支出进度,持续压减一般性、非刚性支出,腾出资金用于保障重点民生政策落实,提高财政保障能力。

(二)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财政风险。一是兜牢兜实“三保”底线。始终将“三保”摆在财政工作的最优先位置,坚持“三保”支出优先顺序,统筹用好上级转移支付资金和自有财力,坚决落实保障责任,牢牢守住不发生“三保”风险底线。二是防范化解债务风险。按照“严控增量、化解存量、明确责任、分级分类、综合施策”的工作思路,强化债务管控措施,坚决遏制新增隐性债务,统筹现有财力,全力化解政府债务,牢牢守住债务风险。三是全力防范金融风险。加大打击非法集资宣传力度,及时发布县域防非处非预警,深入开展地方金融行业监管,建立健全金融风险处置机制,加大地方金融机构不良贷款处置力度,优化贷款环境四是严控财政暂付款管理风险。进一步严肃财经纪律,按照暂付款只减不增工作要求,统筹财政资金,逐年消化存量暂付款。五是防范化解国库资金运行风险。加强库款运行分析和监控,加强库款保障水平监测有效化解国库资金运行风险。

(三)坚持改革破题,着力深化财政管理改革一是深化零基预算改革。预算编制以“零”为起点,树立“先谋事后安排钱”理念,坚持“先有项目再安排预算”,资金跟着项目走,项目跟着政策走,取消各部门各项目支出基数,压减非刚性、非必要支出。二是深化预算绩效管理改革。注重用财效益,将绩效理念、要求和方法贯穿于预算管理全过程,坚持“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持续加强绩效指标体系建设,组织编制2025年县级部门预算项目绩效目标311个,涉及资金73,842万元加强评价结果应用,全力推动“以绩效为导向的预算制度改革”向“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转变。计划委托第三方对县内1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和3个项目实施重点绩效评价。三是深化国资国企改革进一步梳理当前国企改革存在的堵点、痛点,加大资产优化整合力度,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持续推进国企市场化改革,完善劳动用工、企业薪酬、人才引进、企业内控指引等系列管理制度,做优做强我县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强化对国有企业的考核

(四)坚持创新监管,着力提升财政监管效能。一是强化财会监督。加大对政府采购、国有资产管理、重点民生项目监督检查力度,坚持以信息化手段促进财会监督,依托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监控预警及时跟踪处理资金疑点,规范资金支出,严肃财经纪律;进一步健全财会监督体系,完善工作机制,提升财会监督效能。二是凝聚监管合力。进一步加强财政、审计、人大、巡察等部门的协同合作,完善信息沟通、线索移送、成果共享等工作机制,推动财会监督与其他监督有机贯通,切实增强监督合力。三是主动接受监督。主动接受人大预算审查监督,严格执行县人大及其常委会审查批准的预算,认真落实有关预算的决议和审查意见,及时核实处理并反馈人大监督发现的问题;加强沟通,做好代表、委员意见建议的办理工作,推动解决各类问题。

各位代表,长风浩荡启新程,奋扬帆正当时顺利完成2025年预算目标任务艰巨、使命光荣,县人民政府及其财政部门将在县委领导下,在县人大及其常委会、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按照县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的有关决议要求,以更加振奋的精神、更加过硬的作风、更加扎实的措施,迎难而上,顽强拼搏,开拓创新,努力开创财政工作新局面,奋力完成全年财政各项目标任务,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洱源建设持续注入财政动能,为“十四五”圆满收官,“十五五”良好开局奠定坚实基础。

以上报告,请予审查


第二部分县本级2025年政府预算公开表

(详见附件1

第三部分其他公开信息

(详见附件2-11)

一、洱源县2024年举借债务情况说明

二、洱源县2025年一般公共预算“三公”经费预算安排说明

三、洱源县2025年转移支付情况说明

四、洱源县2025年重大政策和重点项目等绩效目标说明

五、洱源县2025年本级政府性基金支出情况

六、洱源县2025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编制情况

七、洱源县2025年专项转移支付分地区及分项目

八、洱源县2025年地方财政预算编制说明

九、名词解释

十、洱源县2025年财政专户管理资金收支预算情况


附件1:洱源县政府预算公开表2025.02.21

附件2:洱源县2024年举借债务情况说明20250218044930550

附件3:洱源县2025年一般公共预算“三公”经费预算安排说明20250218044930752

附件4:洱源县2025年转移支付情况说明20250218044930908

附件5:洱源县2025年重大政策和重点项目等绩效目标说明20250218044931096

附件6:洱源县2025年本级政府性基金支出情况20250218044931205

附件7:洱源县2025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编制情况20250218044931751

附件8:洱源县2025年专项转移支付分地区及分项目情况20250218044931439

附件9:洱源县2025年地方财政预算编制说明20250218044931657

附件10:名词解释20250218044931876

附件11:洱源县2025年财政专户管理资金收支预算情况20250218044932110


监督索引号53293003000010111